公元68年的一天清晨,洛陽的人們發(fā)現(xiàn),西雍門外三里處正在大興土木。原來,當漢明帝劉莊得知兩位高僧并不只是想在中土做短暫停留,而是要常住洛陽傳教弘法時,他決定在洛陽城西為高僧修建一處清修之所。從此,在中土大地,洛河之濱,中國的第一座佛寺誕生了——白馬寺。
“寺”字本來并不表示傳播佛法的寺院,漢代時,三公住“府”九卿住“寺”。九卿即包括專為接待外賓的官——鴻臚,鴻臚所在地方也叫鴻臚寺。攝摩騰、竺法蘭兩個被安排住在鴻臚寺,專門給他們蓋了一個廟,也就沿用了“寺”的叫法。
“白馬”之名的由來,最常見的是“白馬馱經(jīng)”說。據(jù)說在漢使迎得二位高僧返回中土時,佛經(jīng)、佛像是由一匹白色駿馬馱回的。劉莊不忘白馬的馱經(jīng)之功,故名之曰“白馬寺”。其實,“白馬”之名是一個頗值得玩味的概念。
“白馬”是佛教話語中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符號。傳說悉達多王子在逾城出家時,所乘坐騎就是一匹白馬;一千余年后,當大唐高僧玄奘西去取經(jīng)時,傳說中騎的也是一匹白馬。
另一方面,“白馬”又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符號。公元前2世紀,劉邦殺白馬盟誓;公元2、3世紀之交,建安才子曹植曾經(jīng)寫下了“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的詩句;甚至即使到了之后的公元12世紀,當南逃的北宋康王趙構(gòu)行將落入緊緊追趕的女真騎兵之手時,據(jù)說又是一匹白馬把他渡過了錢塘江……
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在“白馬”這一特定的符號上,找到了最初的交融點。這是不是也暗示了佛教文化和中國文化最初的融合?
今天,我們已經(jīng)無法確切考證攝摩騰和竺法蘭生卒的具體年代,他們到達洛陽后所譯的佛經(jīng)也大多失傳了。然而,一部由四十二個短小段落所組成的《四十二章經(jīng)》卻一直流傳了下來。據(jù)史料記載,《四十二章經(jīng)》譯成后收藏于兼有皇家圖書館和皇家檔案館功能的蘭臺石室的第十四間,這個細節(jié)說明了漢明帝劉莊對《四十二章經(jīng)》十分珍視,同時也反映出佛教初傳中土時主要是作為一種皇家秘學被接納的。事實上,東漢時期雖然已經(jīng)有修習佛學的中土貴族,但出家則是被當時的王法所嚴格禁止的。
在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來到白馬寺譯經(jīng)。其中來自安息國的安世高和來自月氏國的支婁迦讖是最為著名也是最有成就的。在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時間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三百九十五卷佛經(jīng)在白馬寺譯出。
白馬寺東南兩百米處有一座磚質(zhì)佛塔——齊云塔,高三十五米,分十三層。今天人們看到的齊云塔是元代建筑,而東漢的齊云塔,據(jù)說有五百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