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這不是嵇康一個人的悲?。?)

魏晉原來是這樣 作者:張程


一群人在竹林中清談是無害行為,還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但曹魏朝廷不會允許竹林七賢的存在。

因為在他們看來,?識分子聚群清談是“反動行為”。清談的話語體系是非官方的,行為是反禮教的,竹林清談的存在就是對權威的無聲反抗,對朝廷的藐視。政府權力的一大特性就是強盛的蔓延能力,從政府延伸到社會各個領域?!捌仗熘?,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和官吏們希望將社會各個方面、各色人等都管理起來,容不得政府權力存在空白。嵇康、向秀等人堅持在竹林中避世清談,對政治漠不關心(沒有批評),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離經(jīng)叛道(盡管皇帝和達官顯貴們自己也不真心信奉),很快就引起了司馬氏的注意。考慮到在之前的政治斗爭中,嵇康等人并沒有站?自己一邊(也沒有站在曹爽一邊),又考慮到竹林清談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公元 220—420)(這不是和司馬氏爭奪民心嘛),司馬氏便將嵇康等人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了。

這里又暴露出中國古代政治的一大弊?。褐R分子對政治的冷漠和無聲反抗,根源在朝廷,而不在知識分子。如果朝廷能夠革新政治、唯才是舉,建立清明的大環(huán)境,想必知識分子都會走出竹林,為朝廷所用。可朝廷極少有自我反省的精神,拒絕承認自身的錯誤(有的時候,自我認錯會對既有權力結構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反而采取打壓的方式,要鏟平竹林,捕捉其中的人才。

享受著自由和自然的嵇康等人,還沒有意識到高平陵政變后日益強化的司馬氏權威統(tǒng)治,延續(xù)著清談高歌的日常生活。山濤、阮籍等人陸續(xù)離去后,嵇康喜歡上了打鐵(有說是興趣愛好,有說是以此賺錢糊口),向秀偶爾陪嵇康去洛陽打鐵。山東東平人呂安放逸而超邁俗人,趕來山陽尋找他們。向秀常約呂安耕田、種菜,收獲后拿到市場上去賣,換取酒食。三人走得很近,常常相約出游,觀原野,攀山嵐,不計遠近,整天整夜地不回家,回來后又抱頭高談喝酒。三人之中,向秀比較文靜,不像其他兩人那樣傲世不羈,堅持讀書。嵇康和呂安不時嘲笑他。向秀有感于《莊子》在升溫,閱讀的人很多,卻很少有人注解,就沉下心來給《莊子》作注,完成后請嵇康、呂安批評。嵇康等人給予了一致的肯定。

這時候發(fā)生了幾件事,最終打破了竹林的安逸寧靜。先是嵇康將司隸校尉鐘會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給得罪了。鐘會是司馬氏器重的大官,也是個“官方知識分子”,想結交嵇康,附庸風雅。他穿戴齊整,帶著大批人來找嵇康“交流感情”來了。嵇康與向秀正在樹蔭下鍛鐵,向秀拉排司火,嵇康揮錘打鐵,對熱情而來的鐘會不理不睬。鐘會在一旁看兩人打鐵看了很長時間,沒看到嵇康用正眼看過自己,準備離開。

這時嵇康開口了,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會恨恨地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毖韵轮馐悄泔倒皇巡虐廖铮挥袀€性,我們走著瞧。

司馬昭做了大將軍,要聘嵇康為掾吏。嵇康不愿出仕,離家躲避到河東郡去,駁了大將軍的面子。景元二年(261 年),山濤由大將軍從事中郎遷任吏部侍郎,舉薦嵇康接替自己先前的職位。嵇康聞訊,寫了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山濤,字巨源),高調宣布和山濤絕交。他在文章中稱避世清談是自己的志向,“志氣所托,不可奪也”,山濤強己所難,道不同不相為謀,因此單方面宣布與山濤絕交。文章借絕交為名,委婉地批評了社會,比如“每非湯武而薄周孔,在人間不止此事,會顯世教所不容”等,說了很多重話,比如“不可己嗜臭腐,養(yǎng)鴛雛以死鼠也”等。

按照嵇康的個性,如此激烈和高調的行為實在令人可疑。不想做官,直接告訴山濤就可以了,有必要弄得沸沸揚揚的嗎?于是,就有后人解釋說,嵇康這是在保護正處于仕途上升期的好友山濤呢。他知道竹林七賢不容于朝廷主流,宣布與山濤絕交其實是告訴朝廷:山濤被竹林七賢的領袖開除了,以免之前的交往影響山濤的發(fā)展。而山濤收到嵇康的絕交信后,也沒有發(fā)怒,笑笑而已。

話說呂安的妻子非常漂亮。呂安的哥哥呂巽卻是好色的奸佞小人,竟然強暴了弟妹。呂安怒氣沖冠,準備休妻并起訴呂巽。呂巽就請嵇康從中勸解,并發(fā)誓改過自新,好好做人。嵇康出面調和,說服呂安將這件事壓了下來。不想,呂巽這個卑鄙小人,穩(wěn)住弟弟呂安后,惡人先告狀,向官府控告呂安“不孝”。魏晉都以孝治天下,“不孝”是大罪,當年孔融就是因為“不孝”被曹操誅殺的。呂安于是被抓了,寫信向嵇康尋求幫助。呂安不知道是被激憤沖昏了頭腦還是別的原因,信中的內容非常偏激,將嵇康的避世上升為反抗官府的舉動,認為自己是被陷害的,希望嵇康搭救。嵇康也為呂安激憤不平,先寫信與呂巽絕交,再跑到官府為呂安作證。結果,呂安沒被救出來(后來被流放西北邊郡),嵇康反被收押了。

鐘會趁機勸司馬昭除掉嵇康。他拿出來的證據(jù)就包括言辭激烈的《與山巨源絕交書》。鐘會認為:“嵇康,臥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康為慮耳?!边@條理由是:嵇康才華出眾,又不能效忠朝廷(其實是司馬氏),所以是危險人物。鐘會還造謠說:“康欲助毌丘儉,賴山濤不聽?!边@里的毌丘儉忠于曹魏,曾和文欽等人在揚州起兵討伐司馬師,失敗后被列入叛臣的行列。鐘會說嵇康是毌丘儉的同黨,只是因為山濤的阻攔才沒有參加叛亂。最后,鐘會搬出春秋戰(zhàn)國時“齊戮華士”,“魯誅少正卯”的先例來,建議司馬昭以“害時亂教”的名義殺掉嵇康,“宜因釁除之,以淳風俗”。鐘會要殺嵇康的三條理由中,這最后一條才算是真實的。司馬昭當時很信任鐘會,下決心殺害嵇康。

嵇康在獄中,仍然未意識到死亡威脅的到來。他寫下了《幽憤詩》,后悔在隱居多年后突然插手呂安的事情,看來自己還是沒有將老莊的清靜無為學到家。原本就是因為對現(xiàn)實政治失望才隱居的,怎么到頭來又走入官府,奢望官府能還給呂安清白呢?嵇康決定,出獄后要“采薇山阿,散發(fā)巖岫,永嘯長吟,頤性養(yǎng)壽”。

有太學生三千人,請求赦免嵇康,愿意拜嵇康為師。這番好意加速了嵇康的死亡。司馬昭發(fā)現(xiàn)嵇康原來有這么大的支持力量,他那些反權威的行為竟然爭取到了這么多年輕人,這還了得。司馬昭斷然拒絕了學生們的請求,下令立即處死嵇康。

臨刑前,嵇康神色坦然。他看看日影,預計離行刑尚有一段時間,便向兄長要來(公元 220—420)平時愛用的琴,在刑場上撫了一曲《廣陵散》。早年,嵇康游歷洛西的一天晚上,住宿華陽亭,引琴而彈。夜里,忽然有客人來訪,自稱是古人,和嵇康暢談音律,還借嵇康的琴彈?一曲,聲調絕倫。這曲子就是《廣陵散》。古人將曲子傳授給了嵇康,沒留下姓名就飄然而去了。之后嵇康一直沒將《廣陵散》傳授他人,今日在刑場上彈奏完畢后,他把琴放下,嘆息道:“《廣陵散》于今絕矣!”說完從容就戮,時年 40。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