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鵝湖之會與鵝湖會詩的義理(3)

宋明理學:南宋篇 作者:蔡仁厚


甲、復齋之詩

孩提知愛長知欽,古圣相傳只此心。

欽,敬也。孟子謂人皆有良知良能,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此詩第一句,即本此而言。親親之仁,敬長之義,即是孔孟所點出的仁義之本心。故第二句便接著說圣人之道,自古傳至于今日者,只是這個 知愛知敬 的仁義之本心。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聞無址忽成岑。

人必須有本心,乃能擴而充之。將此理推之于造房屋,亦須有基有址,方能據(jù)以筑屋以成高樓大廈,無基無址,便只是空中樓閣而已。故曰有基方得筑室,無址何由成岑?岑,尖而高之山,在此可喻高聳矗立之屋宇。這兩句的意思,實亦本于孟子 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有本者若是 之義。有基有址,方能筑屋成岑,亦猶有本有源,乃能放乎四海??傊?,一切要有本有源,才能生發(fā)價值。講學論道,當然更要發(fā)明仁義之本心。故下接五六句云:

留情傳注翻榛塞,著意精微轉(zhuǎn)陸沉。

凡講內(nèi)圣之學,必先辨本心,此是直接相干之第一義。如不能正視此義,而只是 留情傳注 ,則反為記傳注疏中眾說紛紜的異辭碎義所蔽塞,而難窺本真。如此,便反而為榛莽所阻塞了,又如你在文字句解上 著意精微 ,但因不能辨明本心之故,縱然字面上講得十分好,文義上十分精細深入,亦是歧出。即使不歧出,亦將落于第二義第三義,而不能上達以得其本。如此,豈不是 轉(zhuǎn)陸沉 了么?

珍重友朋勤切琢,須知至樂在于今。

在于今 三字,是點出學問之至樂,即在于此本心之當下呈現(xiàn)。除此,別無至樂。而朋友之切磋琢磨,正不在于文字傳注,而在本心呈露,交相印證,以發(fā)明圣學,此方是最須 珍重 之事。到得這個地步,學術之異同,才好商量,才能對圣賢學問有真實之體悟,而獲得學問義理之 至樂 。

乙、象山之詩

墟墓興哀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

《禮記·檀弓下》記魯人周豐之言曰: 墟墓之間,未施哀于民而民哀;社稷宗廟之中,未施敬于民而民敬。 此即詩首句之所本。人見墟墓便興起悲哀之感,見宗廟即興起欽敬之心。而此悲哀之感與欽敬之心,正是人所同有的千古不磨滅的本心。圣人與凡人,同此心,同此理,東海西海與上下千古之人,亦同此心,同此理。人人皆同的本心,即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真實本體。象山直下指出這千古不磨之心,是人人本有的永恒普遍之本心,所以不必言 傳 。亦因此故,象山說復齋詩第二句 微有未安 。其實,只要義理明徹,說 傳心 亦未嘗不可。程明道告神宗曰: 先圣后圣,若合符節(jié)。非傳圣人之道,傳圣人之心也。非傳圣人之心,傳己之心也。己之心,無異圣人之心。廣大無垠,萬善皆備。欲傳圣人之道,擴充此心焉耳。 據(jù)明道此意,復齋詩句亦并無不安,只是不如象山詩句之能當下認取,而直顯警策之意而已。

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

此二句,本于《中庸》二十六章: 今夫山,一拳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 中庸之譬喻,是承上文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之義而來。滄溟之水,始于涓涓之泉源,泰華之岑(泰山華岳),起于一拳之土石。若無涓流拳石,又何來滄溟之水與泰華之岑?天地之道,一而不二,而其創(chuàng)生萬物,亦只是從此本體(本源)流行而生成。人之本心是德性之根,價值之源,人文世界之一切價值,亦是本心之仁的不斷呈現(xiàn)。天地間若沒有吾人之本心,還有什么所謂真、美、善,更何從而有真美善的價值之創(chuàng)造?象山教人 發(fā)明本心 ,亦只是要挺立這個價值創(chuàng)造之主體而已。所以五六句云:

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yè)竟浮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