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心理學家在做動物實驗時曾遇到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情:心理學家給小猴子一些木塊,讓它用木塊換糖吃,換到后來,木塊用完了,它就用自己的:
尾巴來換糖,這位心理學家捧腹大笑。為什么看起來挺聰明的小猴子會做出如此可笑的動作,而再笨的孩子也不會用自己的手或腳去換糖吃呢?原因在于,猴子不能把自己同周圍的事物區(qū)別開來。而人則不同,人能夠認識自己以及自己同周圍世界的關系,人有自我意識。有無自我意識是動物和人在心理上的分界線。
自我意識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包括對自己和周圍人的關系的認識。自我意識在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中起著調(diào)節(jié)作用,是行為的強烈動機它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意義重大。孩子怎樣認識自己,怎樣安排和處理自己周圍世界以及同別人的關系,怎樣評價自己的能力,具有什么樣的自我價值觀樹立什么樣的自我形象等,直接影響他們能否積極地適應社會,能否保持、心理健康,能否在學習和生活中順利前進和發(fā)展。
養(yǎng)與利用孩子的自我意識,可以有效地促進其學習與心理健康水有良好自我意識的孩子,會在各方面表現(xiàn)出優(yōu)秀的才能,不斷?。汉⒆釉谧晕乙庾R的發(fā)展中出現(xiàn)了不良傾向.又沒有及時性和行為發(fā)生偏異,以后矯正就困難了。所以,家長應當勺自我意識。
馬媽就開始讓他每天走5分鐘的路程到小區(qū)值班那幾天,他很高興,準時跑去拿牛奶。但有個星期天,甘去拿牛奶了,說自己好困好困。媽媽說:“如果送奶工不肯起來 e子的一生………人也說困,不起來送奶了,那大家有奶喝嗎?我困了,不起來做早餐,你不就要餓肚子了嗎?該自己做的事,不可能因為有了困難,就不做。如果你不去取牛奶,那我們?nèi)胰丝删鸵鄙僖活D關味了?!备薯樢宦?,馬上意識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位置,他低著頭,不好意思地說:“媽,我知道了,我以后再:
會賴床了。因為我發(fā)現(xiàn),你們不能缺了我!”
故事中,甘順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開始認識到自己在家庭中所處l位置,這是很值得家長高興的事。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識呢?家長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認識。家長引導孩子進行正確的自我認識,主是要引導孩子解決兩個矛盾:孩子自己心目中的“我”與實際的“我”的矛盾自己心目中的“我”與他人心目中的“我”的矛盾。在操作中,家長引導孩認識實際的“我”,可以通過一些比較,使孩子逐漸對自己有準確的認識。
如:家長可以讓孩子同過去的“我”比較,用筆記、攝影、錄音記下孩子的成長過程,過一段時間拿出來讓孩子看看、聽聽,讓孩子由此知道“我”的進步、步或停滯;讓孩子與同齡的孩子比較,認識自己的發(fā)展狀況和能力水平,了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讓孩子與成人和優(yōu)秀人物比較,認識自己的差距,增強進取意識;讓孩子同之前的“我”比較,給孩子布置一些孩子做起來吃力、但經(jīng)過努力可以完成的任務,使孩子了解自己潛在的能力。
第二,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核心,它對于孩子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道德行為的培養(yǎng)是極為重要的。家長應當為孩子創(chuàng)設自我評價的情境,促進孩子自我評價能力的發(fā)展。要知道,孩子最初的自我評價能力是根據(jù)成人對他的評價而形成的。因此,家長對孩子的評價應當比孩子的實際情況略高一點,使孩子經(jīng)過努力可以達到,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能夠正確地評價自己。另外,家長要努力安排 些孩子經(jīng)過努力能夠取得成功的活動。成功的次數(shù)越多,孩子對自己能力的評價越高;成功的范圍越廣,孩子對自己的全面評價也就越高。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自信、自我接受、勤奮、樂觀的個性,使自我意識中積極的成分占主導地位,從而促使孩子獲得更多、更大的成功。
第三,教育孩子接受與悅納自我。悅納自我是發(fā)展健全的自我意識的核心和關鍵。一個人先應該自我接納才能被別人所接納。只有在悅納自我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孩子自信、自立、自強、自主的品質(zhì),才能促進其發(fā)展自我和更新自我。
第四,引導孩子有效地控制自我。自我控制是人主動定向地改變自我的心理品質(zhì)、特征和行為的心理過程。有效地控制自我是健全自我意識、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徑。因此,應該從小就要發(fā)展孩子的自我調(diào)節(jié)與自我控制能力,使他們盡早實現(xiàn)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