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聰明嗎?中國人智慧嗎?
(代前言)
2008年,中國經濟形勢陡然緊張,大批企業(yè)關門倒閉,許多大學生畢業(yè)等于失業(yè),這與國際大環(huán)境有關,但更多的是中國人本身的問題!
這些問題,源自中國人的選擇!
競底策略使中國有過輝煌的"奇跡",但也造成了結構性的困局。如果不使這種策略升級進化,它還將決定中國人的未來。
中國人喜歡將自己與猶太人相比,他們稱善于做生意的溫州人、潮汕人為"中國的猶太人",在此簡單舉個典型案例,比較猶太人和中國人做生意的模式:
東歐某個城市在城東和城西,各修筑了一條新馬路。于是,猶太人在西邊,中國人在東邊,各開了一家修車店,他們的價格都很公道,服務非常好,兩家店的生意都十分紅火。
不久,另一個猶太人在西邊發(fā)現,人們來修車時,常常要費時等待,他就在修車店的旁邊開了個餐館,專營猶太美食,不久就聲譽鵲起,不少人即使不修車,也愿意光顧。
而在城東,另一個中國人看修車生意好做,就在街對面克隆了一家新店,為了招徠顧客,他按照對面老店的價目表,九折收費,兩家店的關系有些緊張,但大家的日子還能過。
又過了一陣子,另一些猶太人看城西的人流越來越多,就漸漸開起了超市,建起了住宅、教堂、學校,西邊慢慢形成一個繁榮的新興社區(qū),房地產也開始增值。
而在東邊,更多的中國人來開了修車店,價格戰(zhàn)變得白熱化,每家店都偷偷在客人面前詆毀自己的同行,為了控制成本,店主們不惜克扣修車師傅的工資,甚至在修車時以次充好,偷工減料。于是,高水平的技師都流失到西邊猶太人的修車店,不太在乎價格的優(yōu)質客人也不來了。
慢慢地,城東西的修車業(yè)務出現了"產業(yè)分工":高價車、新車都到城西維修保養(yǎng),盡管那邊修車的價格平均是城東的三倍;而二手車、廉價車都到城東,盡管他們的服務差強人意,但畢竟收費低廉。
于是,猶太人的修車店賺得盆滿缽滿,而城東的中國人雖然很辛勞,卻在苦哈哈地熬著,僅混了個溫飽。
再后來,最先在城東開店的那個中國人下定決心,準備貸一筆款把自己的店搬到城西去,他假裝客人到猶太人的店里去考察,發(fā)現猶太人用賺來的錢買斷了幾項專利,修車的效率提高了五倍,質量提高了三倍,而此時城西因為成了旺區(qū),房價和房租都上漲了120%。中國人發(fā)現,如果在猶太人的店鋪旁再開個店,憑他現在的資金和技術,恐怕只有死路一條。
這個中國人百思不得其解,論聰明和點子,他自忖不輸給猶太人;論勤奮,他干得絕不比猶太人少,甚至已經把猶太人用來念圣經、守安息日的時間,全部用于工作;論節(jié)儉,除了看看電視,他根本沒有什么娛樂。他把自己的失敗,歸咎于那些后來的中國人身上:
他覺得自己和他們,就像放在簍子里的一群螃蟹,任何一只想要往上爬,其他的螃蟹便紛紛攀附在他身上,結果把它拉下來,誰也走不出困境。
螃蟹文化,就是競底文化的一個表現,每一只"螃蟹"都被拉到底線,才肯罷休。
如果說東歐的這個故事,離我們太遙遠,那我們看看身邊發(fā)生的事情:
深圳寶安是一個電子產業(yè)集中區(qū)。李志強(化名)在20世紀80年代末,就在此開了十幾年的電子加工廠,主要承接美國的電話機訂單,也做少量的內銷。這樣的廠在深圳多如牛毛,品牌毫不重要,姑且把它叫志強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