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節(jié):九、相關案例(4)

競底:中國企業(yè)之殤 作者:孫力


美國股票的平均持有時間超過兩年,而中國的股票平均每年轉手五次以上,在每個股民手里停留不超過兩個月。

當中國面向外國投資者的B股市盈率只有15倍時,面向本國投資者的A股市盈率卻高達60倍,如果以B股的市盈率為準,那么A股的行情至少被炒高了4倍。為什么同樣的股票,A股的贏利能力會比B股低那么多呢?就是因為外國投資者無法被競底,而本國投資者卻可以被肆意競底。因此,不少內地居民不得不通過地下錢莊,將自己的血汗人民幣,兌換成外幣,再以"假洋鬼子"的身份,去炒投資價值更高的B股,這真是競底下的笑話。

這當然不是中國股民缺乏最基本的理性,而是因為他們被競底了。他們除了投資A股,還能有更好的投資渠道嗎?

這就像一個山村的水源被污染了,村民們雖然知道什么是潔凈水,但他們除了喝被污染的水,又有什么辦法呢?

干脆不炒股了,把錢存在銀行,那也不行,每年的通貨膨脹那么高,即使將房價上漲的因素剔除不計,CPI指數(shù)還是高居不下,存在銀行的錢轉眼就"毛"了。

案例:電力部門對百姓的競底

2008年12月24日《羊城晚報》曝出一條新聞,"中國電信電力兩年違法收費50億元,其中電力違法收費27.4億,這一數(shù)字還僅僅是專項檢查核實的數(shù)字"。

針對人們極為關注的供電計量上的"缺斤短兩"問題,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組織力量對全國17個省的企業(yè)生產(chǎn)的34種電表進行了抽檢,結果發(fā)現(xiàn),75%的電表都出現(xiàn)了正誤差,即人們所說的"走得快"。對家庭正在使用的電表檢測的結果更令人感到吃驚:偏差最大的要快28%,大多數(shù)快10%左右,也就是說居民要無端地多掏10%~28%的電費。

隨著調查的深入,一些電表生產(chǎn)企業(yè)最終道出了實情:目前企業(yè)生產(chǎn)的電表大都是由電力公司統(tǒng)一購買后安裝給用戶的,一些電力公司為了獲取不正當?shù)睦?,私下要求企業(yè)在生產(chǎn)電表過程中將電表調快,而且是越快越好,否則,就會以你的產(chǎn)品"不合格"而拒絕收購,企業(yè)為了經(jīng)營和效益只好從命。

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是造成電力部門獲取非法利益的另一關鍵因素,長期以來,電力部門不僅壟斷了電力的經(jīng)營而且包攬了一切電表的校對與安裝,這就為電力部門集體舞弊提供了方便。

電信電力如此,人們不禁要問,煤氣、供水、排污、教育……是否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亂收費呢?

案例:中國競底式的電視劇產(chǎn)業(yè)

美國電視劇在全球范圍內熱播,如《越獄》、《兄弟連》、《24小時》、《欲望都市》等都引起轟動。美國電視劇的投入相當驚人,如《六人行》,每集的投資是700萬美元。

如此高的投資,是高質量作品的保障。

當電視劇這種娛樂形式傳播到中國時,同樣遭到競底:《成長的煩惱》是美國ABC電視臺在1985-1992年首播的一部情景家庭喜劇,中國的英達對其進行模仿,制作出中國第一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這部戲最后的贏利竟達到投資的10倍左右,因而引起了大量的跟風之作,這無疑是對《我愛我家》的競底。

在拍攝《我愛我家》時,英達的態(tài)度相當認真、慎重,每天分早、中、晚三個單元,每一集要拍五個單元,即五個工作日完成三集,這已經(jīng)比美國的一周拍攝一集快了許多倍。但接下來,為了省錢,家庭情景喜劇的制作速度提高到每天一集半,甚至一天兩集。逐漸地,投資家庭情景喜劇的老板達成"共識":拍這種片子就要省錢,就得低成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