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佛教,傳自印度。其經(jīng)典專藉翻譯而傳。所翻譯之經(jīng)典,正否不一,則經(jīng)典之解釋,亦因之而歧。故我國佛教史,當視翻譯家之見解為轉(zhuǎn)移;而此翻譯家,即可視為開創(chuàng)一宗,或宣布新義者。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四人,可推為中國佛教史上四大翻譯家。蓋此四大家,于佛教上,影響最大也。
佛經(jīng)傳譯之初期,指鳩摩羅什前后而言。考鳩摩羅什來華,在姚秦弘始三年,距支婁迦讖、安清來時,二百六七十年。今就此期間,列舉來華之外人,及其國籍于下:
二百六七十年間,外人來華布教者,實不盡于上列之數(shù)。此特舉其名重而翻譯經(jīng)典者。其翻譯才力,亦各有不同。有僅翻譯一二部者,有翻譯數(shù)十部者。上列諸人來華后,所生之子,亦有從事翻譯者;如法度之子,吳之支謙,達摩尸羅之子,西晉之竺叔蘭,其最著也。
上列諸人,所翻經(jīng)典,考諸經(jīng)錄,所載互異,難知確數(shù)。如安世高所翻者,《出三藏記》僅載三十四部四十卷。隋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則參考諸書,謂有百七十六部百九十七卷。支婁迦讖所翻者,《出三藏記》僅載十三部二十七卷。《歷代三寶記》,則載有二十一部六十三卷?!堕_元釋教錄》,則增至二十三部六十七卷。其中雖有為后人所發(fā)見者,但傳言不實,難于征信。如前章所述之《四十二章經(jīng)》,即其證也。
況當時翻經(jīng)之處,非由朝廷指定,朝廷亦不加以保護。不過布教修道之暇,偶爾從事。或成書于行旅之際,或就大部中抽譯一二。罕署姓氏,甚至名稱混淆,其姓氏有全不可考者。加以外人同名者頗多,如竺法蘭、竺曇無蘭、曇無讖、竺曇摩羅剎,同為Dharmaraksa;而支疆梁接,與強梁婁至,其音頗相似,即其例也。
我國西北部,密邇西域。即今甘肅之敦煌、新疆之高昌等處,西漢初,尚屬西域。自武帝通西域后,始為中國所征服。西晉之末,五胡亂華;其地為前涼、后涼、北涼、西涼、南涼所割據(jù)。因地鄰西域,夙受佛教影響,游學西方,歸而翻經(jīng)者,不乏聞人;如竺曇摩羅剎、北涼沮渠蒙遜從弟安陽侯沮渠京聲,其最著者。
翻經(jīng)各家,所傳教義為何?頗難決定?!督?jīng)錄》所言,未可盡信。以安世高言,《出三藏記》所舉三十四部(四十卷),皆小乘經(jīng)。唯《五十校計經(jīng)》二卷,與《大集經(jīng)》之《菩薩品》同,皆大乘經(jīng)典也。后之經(jīng)錄,自《歷代三寶記》為始,則加入大乘經(jīng)頗多,未知何所依據(jù)。安世高所翻之經(jīng),為《藏經(jīng)》所收者,多至八部。釋道安《安般注》序曰:“昔漢氏之末,有安世高者,博文稽古,特專阿毗曇學?!笔敲髦笧樾〕税⑴乙印R灾溴茸徰?,《出三藏記》所舉十三部(二十七卷),除五部散佚外,余皆大乘經(jīng)?!堕_元錄》載有二十三部(六十七卷),散佚者十二部;其中一二部,似屬小乘。如《藏》中之《雜譬喻經(jīng)》,《出三藏記》謂失譯?!稓v代三寶記》據(jù)《別錄》,謂支婁迦讖所翻。是支婁迦讖譯叢中,又多小乘一部矣。但《別錄》未可盡信,此不過舉其例耳。若據(jù)古錄,則安世高傳小乘教,支婁迦讖傳大乘教,可斷言者。
翻譯者多來自安息、康居、月支、兜佉勒(中央亞細亞地方)及西域、天竺、罽賓等處。西域者,今天山南路各地是也。羅什,西域龜茲國人也。于闐國亦屬西域,其國與大乘佛教,關(guān)系極深。中國大乘教重要經(jīng)典,皆來自于闐。其詳當于次章述之。至于天竺,版圖甚廣。居民以中天竺、北天竺為多。其來中國傳佛教之人,南以中天竺為限。自北天竺、天竺、跨中央亞細亞而至罽賓。罽賓之北為月支。月支之北為康居。月支之西為安息。自月支東逾蔥嶺,即入西域諸國境界。西域諸國,夙行佛教,于是輾轉(zhuǎn)傳入中國。
諸國之中,罽賓為小乘教之中樞。由罽賓傳來之佛教,皆小乘教也。上列僧迦跋澄、僧迦提婆諸人,皆罽賓人,皆小乘教傳導師也?!栋⒑?jīng)》者,小乘教之根本經(jīng)典也,今述之于下:
《中阿含經(jīng)》六十卷, 東晉僧伽提婆譯。
曇摩難提所譯者五十九卷,為第一譯,今佚。僧迦提婆所譯者,第二譯也,今存。
《增一阿含經(jīng)》五十一卷, 東晉僧伽提婆譯。
曇摩難提所譯者三十三卷,為第一譯,今佚。此五十一卷本,乃第二譯也,今存。
《長阿含經(jīng)》二十二卷, 姚秦佛陀耶舍譯。
《雜阿含經(jīng)》五十卷, 宋求那跋陀羅譯。
上列四種《阿含經(jīng)》,僅《雜阿含經(jīng)》,非罽賓人所譯。蓋求那跋陀羅,中天竺人也,所譯尚有《勝鬘》、《無量壽》諸大乘經(jīng)。此人乃兼譯大小二乘者。
前列四種《阿含經(jīng)》,前三者皆傳自罽賓人,其一則傳自天竺人??夹〕寺?,傳自曇柯迦羅,中天竺人也。五大律中,僅《摩訶僧祗律》四十卷,為佛陀跋陀羅所譯。余皆罽賓人所譯也。
《十誦律》六十一卷, 姚秦弗若多羅譯。
《十誦律》,本弗若多羅與羅什共譯。書未成而弗若多羅圓寂。于是西域曇摩流支,應廬山慧遠并羅什之請,繼續(xù)其業(yè),譯成五十八卷。卑摩羅義修飾之,加《毗尼序》三卷,共六十一卷。弗若多羅、卑摩羅義,俱罽賓人。曇摩流支,是龜茲人。卑摩羅義在西域,曾以律授羅什,其來華也,以宣布《十誦律》為畢生之責。
《四分律》六十卷, 姚秦佛陀耶舍譯。
《五分律》三十卷, 宋佛陀什譯。
《迦葉遺律》,中國無傳。
至于論部,成于罽賓人手者,則有曇摩耶舍所譯之《舍利佛阿毗曇》(三十卷)僧迦提婆所譯,《迦旃延阿毗曇》第一譯,三十卷。一名《阿毗曇八犍度論》。其第二譯,法顯所譯,十三卷。皆小乘經(jīng)也。傳大乘經(jīng)者,僅曇摩密多一人而已。罽賓人來華傳小乘經(jīng)者,至前秦苻氏時代始盛。
罽賓以外之人,來華傳經(jīng)者,難知其詳。大概來自中天竺者,多與大乘教為緣;月支人、西域人亦然。其傳大乘教著名高僧有五:第一、大乘教傳華始祖支婁迦讖;第二、傳密教初祖帛尸黎密多羅;第三、鳩摩羅什三藏;第四、覺賢三藏(即佛陀跋陀羅);第五、創(chuàng)佛性常住說者曇無懺三藏。皆月支、中天竺、西域產(chǎn)也。
密教初傳中土時期,相傳始自唐代金剛智、不空。實則前此四百年,西域人帛尸黎密多羅所譯《大灌頂經(jīng)》(十二卷)、《大孔雀王神咒經(jīng)》(一卷)、《孔雀王雜神咒經(jīng)》(一卷)、已肇其端。此三者,皆密教經(jīng)典也。傳記所稱帛尸黎密多羅“善持咒術(shù),所向皆驗,時人呼為高座法師”,足為密教初傳中土之證。
傳布大乘教有最著之一人,即曇摩羅剎,后改名竺法護,世所稱敦煌菩薩是也。其祖先為月支人,后徙敦煌。竺法護生于敦煌,出家為竺高座弟子,遂冒姓竺。巡游西方諸國,學佛教還,號稱通外國語三十六種。其來晉也,較帛尸黎密多羅稍前,當武帝、惠帝時代。從事翻譯經(jīng)典,四十余年。《經(jīng)錄》所載部數(shù),稍有異同?!冻鋈赜洝份d有一百五十四部;三百九卷?!陡呱畟鳌份d有一百六十五部?!稓v代三寶記》載有二百十部;三百九十四卷。《開元錄》載有百七十五部;三百五十四卷。所舉部數(shù),雖各不同,約計當在二百部左右。卷帙之多,時罕其匹。在傳教初期,可推為大翻譯家矣。故《出三藏記》論之曰:“孜孜所務,以弘通為業(yè)。終身譯寫,勞不告倦。法經(jīng)所以廣流中華者,護之力也?!逼渫瞥缈芍^至矣。但其中亦有小乘經(jīng),而大乘經(jīng)居多。藏中現(xiàn)存大乘經(jīng)六十余部。小乘經(jīng)二十余部。其散佚者,雖不可詳計,然大乘經(jīng)究較小乘經(jīng)為多。大乘經(jīng)之重要者曰:《大寶積經(jīng)》之分品;《大寶積經(jīng)》,大乘佛經(jīng)之叢書也。成于唐代菩提流支之手。共一百二十卷,四十九會。自昔康僧鎧、曇摩羅剎、鳩摩羅什,以迄唐之玄奘、義凈、寶義難陀等,咸選歷代三藏,抽譯一二部。至菩提流支,始匯集成書。曇摩羅剎所譯《大寶積經(jīng)》分品,凡十七部,二十六卷。其入《大寶積經(jīng)》,成為一部而現(xiàn)存者,僅十一卷。其不入《大寶積經(jīng)》之中為分品而現(xiàn)存者,尚有十余部?!洞蠹?jīng)》中,則有《華嚴經(jīng)》之分品,并《光贊般若經(jīng)》(十五卷)、《新道行經(jīng)》(十卷)、《正法華經(jīng)》(十卷)、《般舟三昧經(jīng)》(二卷)、《無量壽經(jīng)》(二卷)、《維摩詰所說問經(jīng)》(一卷)。由此觀之,竺法護與大乘教關(guān)系之深,可以知矣。
上述之翻譯家,乃指外人來傳佛教者而言。至于我國人,學梵語,助外人翻譯,或潤飾其文,或自翻譯者,亦不乏其人。其中以安侯、世高。都尉、安玄。嚴佛調(diào)后漢靈帝時人。三人,漢世稱其〔嚴佛調(diào)〕傳譯,號為難繼。而安侯都尉,猶為安息國人。我國人實以嚴佛調(diào)為始。魏之朱士行,以及助竺法護翻譯之聶承遠,其子聶道真,皆其卓卓者。前秦后秦之際,僧伽跋澄、曇摩難提之來長安也,適小乘諸典翻譯極盛之時;而助之最力者,有竺佛念。后世稱“自世高、支謙以后,莫逾于念。在苻姚二代,為譯人之宗”者是也。與竺佛念同時,請僧伽提婆等譯經(jīng),為之審音潤文者,則有釋道安。此二人俱負重名。竺佛念所自譯者,則大乘居多。曇摩難提所翻之經(jīng),如《中阿含》與《增一阿含》;佛陀耶舍所翻之經(jīng),如《長阿含》與《四分律》;皆竺佛念筆受,或共譯者。又東晉法顯三藏,游歷西域、印度,與玄奘三藏并稱。著《佛國記》。歸后翻譯經(jīng)典最多。智猛、寶云,亦游歷印度之著名者。智嚴則自西域往罽賓,佛教東漸,其力居多。
當是時,僧徒多以支、如支婁迦讖。安、如安世高。竺、如竺法蘭??等缈瞪畷樾??;驑似渌畤?,或出家后襲其師姓。如其先為月支人,生于敦煌,則稱敦煌曇摩羅剎是。如初本姓支,后以竺高座為師,遂襲其姓,易名竺法護是。他如我國人竺佛念,冒竺姓者頗多。又如支疆梁接、康僧鎧等,人望而知其祖先為月支或康居人。而我國人之有此姓者,必襲諸其師者也。蓋當姚秦初元,僧徒未知出家后,既舍俗姓,即可無姓之義;只知繼承師法,襲師姓為姓而已。至道安始唱出家應無姓之說,返大圣釋迦之本,單號釋道安;后獲《增一阿含經(jīng)》,誦“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為沙門,皆稱釋種”文句,遂則而效之,永以為例。僧之無姓,自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