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兩個在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生的畫面:
畫面一:
女兒被奶奶從幼兒園接回來了,媽媽對女兒說:“寶貝回來了。”
“我回來了。”孩子回答,趕緊跑過來和媽媽套近乎。
“今天在幼兒園都做了些什么?”媽媽關(guān)心地問。
“沒做什么?!焙⒆又活櫛е鴭寢?,沒有認(rèn)真地回答。
“什么都沒做?那你去幼兒園干什么去了?”媽媽有點生氣。
“我都忘記做什么了?!闭f完,女孩松開了媽媽,回自己房間去了。
畫面二:
女兒被奶奶從幼兒園接回來了,媽媽高興地迎了上去。
“寶貝回來了,讓媽媽看看!今天一定玩得很快樂是不是?”媽媽仔細(xì)地端詳著孩子。
“對呀!我和明明一起搭積木,我們搭了一列小火車,?把一些玩具放進火車的車廂里呢,可好玩了……”
“嗯,聽起來真的很好玩,可惜我沒有玩到。”媽媽說。
“沒關(guān)系!下次我和你一塊玩啊?!迸⒏吲d地說。
都是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媽媽的動機同樣是想要了解孩子今天過得好不好、做了些什么事、玩得快樂不快樂,但是結(jié)果卻相差甚遠(yuǎn)。這就是因為父母引導(dǎo)孩子說話時的方式不一樣,一個是作為長輩發(fā)問,一個是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進行交談,由此產(chǎn)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边@句話訴了父母與孩子相處的關(guān)鍵之處。
做女孩的知心朋友,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難就難在,中國的父母缺乏一種平常、寬容的心態(tài)。
中國的父母總是有這樣一種觀念,家長必須樹立家長的權(quán)威,才能教育好孩子,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
在家庭之中,每一個家庭成員之間都是平等的關(guān)系,沒有地位高低之分。
父母只有與你的“貼心小棉襖”做知心朋友,才能感覺到“貼心小棉襖”的溫暖所在。
其實,最好的溝通是成為女孩的知心朋友,讓女孩主動地向父母訴說心中的想法。當(dāng)女孩有內(nèi)心矛盾需要選擇時,當(dāng)女孩有困難需要解決時,當(dāng)女孩有痛苦需要人來安慰時,當(dāng)女孩有快樂需要人分享時,第一個就會想到父母,這才是親子溝通的最佳狀況。
那么,對于父母來說,怎樣才能成為值得女孩信任的知心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