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舒婷:以色列散記(3)

明報:出入山河 作者:饒宗頤


忽然從門縫塞進一張電話賬單,光是掛市內電話(見鬼,我并沒有多少親朋好友在這里),我必須付四九點二人謝克。一氣之下,看破紅塵,放棄千篇一律的公飯,下到酒店豪華餐廳,給自己要一份熱氣騰騰的濃湯,花掉二十五謝克。剩下的全扔進旅館煙灰缸做房間小費了。

臨走前夜,門縫(哧)地又塞進一個大信封,不由得心驚肉跳。難道還要付水電費?打開信封,正是我喜歡的那張"哭墻"畫版。打電話到席慕容房間道謝,她卻已搭早晨七點的航班回臺灣去了。

"馬薩達決不會再陷落!"

全世界熱愛驚險間諜故事的人,都知道與"克格勃"齊名的"摩薩德",它是以色列間諜機構。它的驍勇善戰(zhàn)、無孔不入和富于犧牲精神,是許多小說和電影創(chuàng)造的神話之一。

"摩薩德"其實是"馬薩達"的另一譯音,寓意于"馬薩達"城堡發(fā)生的悲劇,有人把它叫做悲劇之村。

公元六六年,猶太人不滿羅馬統(tǒng)治者,發(fā)動起義,正是促成神殿破壞和猶太人流落的起因。起義失敗后,上千名幸存者包括婦女兒童,撤到馬薩達希律王山頂宮殿設防。穿過土坷垃工事往下俯瞰,可見當年羅馬軍營遺跡和進攻時鑿下的石坎。

這座比哭墻更使以色列人熱血賁張的古堡矗立在高峭的塊狀墩柱上,瀕臨幻景般的蔚藍死海。地形之險要,略似張家界的天子峰,卻是滿目黃泥,寸草不生。經過幾千年洪水的沖刷,愈加孤傲,遺世獨立.徹底的荒涼與空曠。通往峰頂只有一條隱約可見的"蛇道",幸虧現(xiàn)在有了纜車。纜車靠在巨大的洞口平臺。原先這是儲存雨水的人工洞穴,當年飲用水完全依賴它。羅馬人最后醒悟過來,重兵切斷水源,才使堅守三年的要塞被攻陷。

當年猶太人在破城之前,選擇了"不自由,毋寧死"的殉難結局。他們推出十名勇士作為自殺的執(zhí)行者,所有人緊抱妻兒,躺在地上,自愿接受親密戰(zhàn)友的一劍刺喉,留一名勇士處死其他殺手,最后自盡。羅馬人經過三年殫精竭慮而拓道攻下的,不過是一座死城和九百六十具死骸。

現(xiàn)在每年以色列士兵都在這里舉行演習,高歌著:"馬薩達決不會再陷落!"

有一種獨一無二的鳥只在馬薩達生存,它們是英國人特里斯丹發(fā)現(xiàn)的,所以叫特里斯丹鳥。我擺弄我那多功能的相機(平時我僅用到自動對焦那一檔),長鏡頭、動態(tài)、特寫、暗室效果,一一試遍?;ǖ舭刖砟z卷,洗出來后,仍不見伊人倩影。也許,它們也不愿在外人的鏡頭里"陷落"。

忠貞的鳥。

死海經卷

從馬薩達下來,旅行車盤旋著接近死海。車內有寒氣侵人的空調,車窗兩旁黃沙綿延,鮮見綠意。耶路撒冷的早晚涼爽宜人,白天氣溫雖高卻很干燥,少見淋漓大汗。哪怕最稀薄的樹蔭,都能帶來清涼,甚至感覺到"風的薄荷味"(席慕容語)。但死海的風就比煉鋼爐前的鼓風機還灼燙,發(fā)梢頓時焦卷干脆。陽光沸湯一樣澆在裸露的臂膀上,幸虧帶了防曬油。

海水蔚藍得很不真實,像油畫。

也許因為我知道它的百分之二十五含鹽度和大量因水分蒸發(fā)后濃縮的礦物質,便覺得它的波浪不像鼓浪嶼那樣輕盈舒展,有些厚重與沉滯。不用會議通知,我緊緊記住帶上游泳衣。水黏乎乎的滑膩,人在淺灘上站不穩(wěn),頭重腳輕。最好是像仰泳那樣往后半躺著,水友好地托著你蕩漾。沉沒是不會的,但心理還是緊張。由于習慣,你會前俯,臉上的皮膚立刻被?漬似的,火辣辣的痛。更慘的是,往往習慣地要含一口水,立刻滿嘴苦澀,恨不得嘔個干凈。如果那些諸如蛙泳、蝶泳、自由泳都不能施展,所謂暢游,又從何說起?

正因為這種鹽湯似的水質,死海的泥藻很有名。把海泥敷在身上,可以治很多病,風濕、關節(jié)炎、皮膚病等等。就連它的干燥而且含氧率很高的空氣,也對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有神奇療效。只是我們的時間只有一個鐘頭,不及感受一下我的過敏性鼻炎有沒有略微改善,就必須"班師回朝"了。

途中導游曾停車,帶我們參觀古姆蘭遺跡。一九四七年,一位牧羊少年在修道院附近發(fā)現(xiàn)部分密封的酒壺,壺里是小心包扎的麻布,布包里是手抄的文書。后來經過考察發(fā)掘,找到了六百份,這就是以色列人視逾生命的"死海經卷"。這些用古希伯來語和古羅馬語的文獻記載著原文的猶太經典、有關教團規(guī)律和教義等內容,比后來成為希伯來語范本的舊約圣經,還要古老千年以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