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書,杜行忍俊不止,呵呵笑出聲來。杜承序平日里待晚輩們如同慈母嚴父,噓寒問暖時如同心細的慈母,督促學習時便如同嚴厲的父親,不論是慈母還是嚴父,向來都是不茍言笑,給小時候的杜行講的故事,也沒有一個笑話,多是些懸梁刺股、臥薪嘗膽之類的故事。沒曾想到猛然間在一行行工整規(guī)矩的字里行間看到秀勁清新的朱紅行書批閱,凝重嚴謹里竟然還有詼諧戲笑之言。
笑過后,杜行依然在微笑。
望著遠處逐漸拔高的山坡,杜行不由感嘆,原以為大伯是如同那高山一般凝厚的仁者,沒想到這高山上一直有鳥在歡唱,有泉水在奔淌,有山歌在……杜行又看了看趴在對面山坡的那兩個人。趴在左邊的一個人側身臥了起來,探頭湊在望遠鏡前朝遠處探視,右邊的一個人也湊到望遠鏡旁邊,不過卻沒擠到望遠鏡前觀看,而是低著頭,側著耳朵,一只手捧著個記事本之類的東西,另一只手握著筆,往本上寫著什么。想必是觀看望遠鏡的人看到了什么后及時告知,另一個人負責把看到的景物隨時記錄下來。這倆人難道不是攝影迷?沒聽說過搞攝影的不用相機而是用助手的筆和本記錄鏡頭里捕捉的景象。那這倆人是干什么的?
轉回頭來,杜行繼續(xù)看書:
世人認為凡是具備這樣銹色的青銅器,或捧或抱,以手感輕盈,感覺入手的實際重量不像是青銅鑄制,倒像是硬木雕琢而成的,便是真正出土的青銅器。非也,殊不知青銅器器形較大,器壁較厚者,銅性未能完全氧化腐蝕,其重量為原來重量的三分之二,或一半;器形瘦小而器壁較薄者,銅性經過常年水侵土蝕,所剩無幾,幾乎消耗殆盡,觀其破損處,看不見絲毫銅色,整件青銅器像是完全用銅銹做成一樣;或者僅能從銅器斷面的銹層中看到一絲殘銅,色紅如丹,像一縷紅線埋在青翠色的銹層中,扣指輕輕叩擊,發(fā)出的聲音雖然殘敗,但還是能從中聽出銅器的聲響。
注:此言極真,屢試皆驗。
又注:近日得見有人購入偽器,硬鋁做骨肉,青銅做皮囊,綠銹為毛發(fā),入手輕盈,近銅性去半之古器??壑盖脧?,音脆且短促,細辨則斷音拍耳,高低參差,似樂隊重唱。此器較難辨認,眾人皆剔銹露銅則止。耳鈍者又不識其音,極易蒙混過關。耳鈍者,非真鈍也,乃不知古彝辨聲之重要也,更有甚者傳言古彝器乃銅錫合金,故音質必定清脆,此乃謠言,誤人不淺。老夫另寫有《聽音辨器》心得,正欲發(fā)放于市,以警耳鈍之人。另曰,幸而此類鋁骨銅皮之器眼下為數尚少,日后必濫充于市,禍害無窮。
傳世青銅器則不受水土侵蝕,通體呈現(xiàn)紫褐色,有些青銅器表面還長有暗紅色的朱砂斑,猶如胎記。更有甚者,器表的朱砂斑微微凸起,閉目撫摸能清晰感覺到器表的朱砂斑。將銅器置入大鐵鍋內,注滿水后煮沸,青銅器表面的朱砂斑越發(fā)明顯。若是作偽者用朱砂和漆調制后刷敷于器具表面,經沸水幾滾,偽斑色變,邊緣起翹,時久剝落。
注:傳世彝器非紫褐一色,如同偶有彝器出土而器表光亮如新鑄一般。器表朱砂斑也非所有器物均現(xiàn)。作偽者朱砂調漆刷于器表,沸湯即去之。此話非原文,乃老夫當年抄錄此文時另行更正如此。器表以漆代銹,民國時期風最甚,如今雖偽漆配方屢屢推陳出新,卻依舊被人輕易識破,手藝高超作偽者近年來幾乎已將此法棄之不用,偶有用者,必是漆匠轉行,有漆不刷則手癢。藏者不懼此法,建議作偽者轉行家裝市場發(fā)展,或有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