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餅、春菜和吃春酒

老俗事 作者:周簡段


二月四日,是癸亥年的立春。由于壬戌年有閏月,把立著輪到了年前臘月二十二日,立春無論在春節(jié)前或春節(jié)后,總是標志著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特別是北國天寒,長城內外白雪皚皚,千里冰封,人們熬過嚴冬,渴望著春回大地。京津雖然不算高寒區(qū),卻一冬平均氣溫總在冰點左右。我現(xiàn)在雖然居住在南國,根本不用重裘,然而在年終歲首,對于在家鄉(xiāng)時度過嚴冬渴望春天的心情,仍在記憶之中。

立著這一天,講究吃春餅、春菜、喝春酒,以點綴節(jié)日,抒發(fā)迎春的愉快心情。立春吃春菜是古已有之的,據(jù)《四時寶鑒》載:“立春日,唐人做春餅、生菜,號著盤?!薄段淞峙f事》載:“春前一日,后苑造辦春盤,翠縷紅絲,備極精巧?!?/p>

北方的春餅是烙薄餅,不同于乎日吃的家常大餅。有的見夾層,有的像大型的餃子皮,比平時的大餅小得多,亦薄得多,卷春菜吃。春菜是用新青韭、豆芽菜、細粉絲、胡蘿卜絲、肉絲等等,混合炒,有葷素兩種吃法,又叫炒合菜。鮮香適口,正符合“翠縷紅絲,備極精巧”的春菜形象。有的人家,在春菜之外,往往再配上幾盤菜,如炒雞蛋、麻醬蒜拌黃豆芽,炒豆腐干、肉絲或炒藕片之類,全屬淡雅菜品。不動魚肉大葷。

吃春酒之風,除一般市民家庭,尤盛行于各行各業(yè)的商店中。當年的大商店立春吃春酒之風極盛。春節(jié)前商店結賬、催欠、清倉、盤存,大忙特忙;一過了除夕,百事完畢,整個休市。于是,不問立春是哪一天,吃春酒習慣都從新正初一開始。同行間互請,一直吃到正月十六過完燈節(jié)為止。

商店請吃春酒,首先請銀行錢莊,酬謝資金通融上的支持、其次是同業(yè)互有交往之家;再有就是掮客,感謝生意上的互助,并約定新的一年的合作。當年,天津舊法租界楊福蔭路各錢莊,六號路益友坊附近各棉布莊,針市街、竹竿巷雜貨業(yè)的“老四號”,估衣街“祥”字號以及各業(yè)批發(fā)商等,在新正月的上半月中,天天擺酒排筵,壺觥交錯,極盡熱鬧。

后來,抗日戰(zhàn)爭從華北席卷全國,商界衰微不振,這種吃春酒的排場也就逐漸弱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