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風(fēng)雪大酒缸

老俗事 作者:周簡段


老舍《駱駝祥子》一書中,有過一段“大酒缸”的描寫。寫一個風(fēng)雪寒夜,一個年老拉洋車的和孫子闖到一家小酒鋪中取暖的悲慘景象。幾十年前在北京這種酒鋪是很多的,不同于江南的像《孔乙己》中所描繪的“咸亨酒店”。每家這樣的小鋪里,都有兩、三口蓋著紅油漆蓋子的裝酒的大缸,所以俗話都叫“大酒缸”。雖然正式名稱也有什么“和益公酒鋪”之類的名稱,但是人家都不叫,習(xí)慣叫它的“俗名”。

這種鋪?zhàn)右话愣际且婚g門面,有兩三副座位,有個柜鋪,柜鋪后有兩三個酒缸;也有的大酒缸的木蓋就是桌子,店中人很少,掌柜兼賬房先生在里面賣酒,再有一個小徒弟或內(nèi)掌柜相幫照料就可以了。夏天,門口掛個竹簾子;冬天,當(dāng)?shù)厣鷤€煤球爐子,又燒開水又取暖。門口掛個夾板棉門簾子,一撩簾子就是一團(tuán)夾著酒氣的熱氣撲到你臉上。在北國的風(fēng)雪寒夜中,這種小鋪是各種各樣街頭勞動者的“避風(fēng)港”。夾著大棉襖,一撩簾子闖了進(jìn)來,把手中的錢往柜鋪上一放,說道:

“掌柜的,來兩個酒,一包花生米?!闭f話干脆,酒和一包花生米買好,便到邊上的桌子旁坐下,和熟人邊說,邊飲起來。這是干了一天活之后的一點(diǎn)點(diǎn)人生的享受。是可憐的一點(diǎn)享受。有的索性一包花生米也不買,買一個酒,一口喝了就走,因為他們回去還有別的事要干,沒有時間坐在大酒缸邊上慢慢地咀嚼那幾粒花生米。

所謂“一個酒”,就是這種酒店賣酒都是用“提子”從酒缸中提,用一種很粗的瓷碗盛酒?!靶√帷币惶嵋欢?,倒入粗瓷碗中,謂之“一個酒”:兩提二面,謂之“兩個酒”:買兩個酒喝完了,尚未過酒癮,便拿空碗到柜鋪上再買兩個。一般喝“兩個酒”的人就差不多了,如喝“四個酒”那就是大量了。因為大酒缸賣的酒,都是燒酒,即“干榨白酒”,又稱“白干”。那里是從來不賣黃酒、藥酒(如五加皮、竹葉青等)。至于“洋酒”,什么“威士忌”、“白蘭地”等等,更是聽也沒有聽說過?!耙粋€酒”下肚,就熱乎乎的,照當(dāng)年的說法,就是“多穿了一件小皮襖”了。北國天寒,全仗它擋擋寒氣??!

在風(fēng)雪之夜,北風(fēng)呼嘯的馬路上,或者胡同拐角處,遠(yuǎn)遠(yuǎn)地望見有個透出紅紅燈光的小鋪,那就是“大酒缸”。去吧,那里有溫暖,進(jìn)去買“個酒”吃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