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shù)父母因為覺得自己不管對孩子說什么、做什么,都是為了他好,所以,會理直氣壯地對孩子橫加指責(zé),同時為自己的良苦用心不被理解而滿腹委屈、憤憤不平。其實,“出發(fā)點”和“結(jié)果”是兩回事。父母用意良好的動機出發(fā)點并不意味著結(jié)果一定良好,因為在這個中間有個“過程”。過程中的時間、方法、情境不恰當(dāng)?shù)臅r候,愿望中的結(jié)果并不一定能實現(xiàn)。而我們的很多父母恰是因為忽視過程和方法,造成了教育的失敗。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外面下著雨,母親正在屋里滿頭大汗地拖地,孩子進門了,腳上的鞋糊滿了泥,脫在了剛擦過的地板上。媽媽急了:“哎呀呀,你怎么這點常識都不知道—臟死了,我剛剛拖過的地!你知不知道我拖地是多么累?你看地被你弄得多臟?這個孩子真是的,這么點事都不知道,從不知道心疼媽媽……”
你要是孩子,會如何想?你首先反應(yīng)出來的,恐怕不是“我把地弄臟了,媽媽很累很辛苦”,而是不耐煩:“媽媽怎么這么嘮叨?就這么點事,她就這么急,就這么沒完沒了,至于嗎?”隨后就會迸出:“行了行了,別說了好不好?”
媽媽更火了:“哎,你這孩子,說你不行?。窟€不耐煩了……”接下去,一場爭吵在所難免。媽媽辛苦又添堵,兒子委屈又壓抑。
人的感情交流有“復(fù)制效應(yīng)”,你急了、煩了,對方馬上受感染,也會急、會煩。親人之間,這種互相感染尤其不設(shè)防、不避諱。
如果媽媽不這么急,而是和顏悅色地說:“兒子,媽剛擦完地,怕臟。你把鞋脫下來直接放在衛(wèi)生間里吧,這樣好收拾……”聽到媽媽這么說,兒子一定會照你說的做,你的目的就達到了,既不用生氣也不用上火。而像前面那樣情急之中的嘮叨、抱怨,不但達不到目的,還傷感情,惹一肚子氣。
在對孩子的教育當(dāng)中,相對于動機,過程、方法其實更為重要。多采用平等的建議、商量的語氣,少采用命令、抱怨的語氣,能使孩子聽進去你的話。
如果就此做一下?lián)Q位思考,可能更易理解這樣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