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如今這種惡果的,是一味地對GDP的追求。我國資源環(huán)境問題的凸顯,不是因為開發(fā)多了,而是開發(fā)粗了;不是現(xiàn)代產業(yè)多了,而是原始產業(yè)惰性大了;不是開發(fā)過頭了,而是開發(fā)失當了;不是不該開發(fā),而是不該亂開發(fā)。人們直言,種種亂象背后的深層原因,是由于我們考核官員政績的標桿一直都是傳統(tǒng)GDP。
傳統(tǒng)的經濟學從來沒有假定自然資源是稀缺的,它一直將自然資源視為可無限供應的,將空氣和水等資源稱之為“無限無價”。當人類生產活動嚴重危害環(huán)境,并且產生能源危機以后,經濟學并沒有修改其“資源稀缺”的假設前提,只是簡單地把資源從無價格變成有價格。但是怎么給潔凈的空氣或者一片未被砍伐的森林定價?又怎么給地下水、人們的健康以及生態(tài)系統(tǒng)所遭受的破壞定價呢?
目前世界各國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核算體系,沒有一個數據使我們能一目了然地看出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的情況。環(huán)境和生態(tài)是一個國家綜合經濟的一部分,由于沒有將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因素納入其中,GDP核算法就不能全面反映國家的真實經濟情況,核算出來的一些數據有時會很荒謬,因為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也能增加GDP。
砍伐一片森林可以帶來100萬元的經濟收入,但隨之而來導致的水土流失、空氣惡化等后果又需要投入70萬元治理,那么砍伐這片森林,就增加了170萬元GDP。顯而易見,這種計算方法是非常錯誤的,按照這種計算方式,吸煙的人購買香煙所花的錢以及他用于治療吸煙所導致的疾病花的錢,都是GDP的一部分,花錢得病以后再花錢治病,帶來GDP的雙倍增長,而對得病的人又有什么好處呢?
水資源被污染了,飲用水資源減少了,水價自然也要提高,GDP增加了,而人們卻不得不飲用被污染的水。而GDP統(tǒng)計對此無能為力,它只能將所有產出一視同仁地計入經濟增長。當人類追求產值和利潤的欲望發(fā)展到不顧環(huán)境和資源的程度時,必然同時危害人類自身。
GDP的誤導,掩蓋了人類在追求經濟增長過程中的不公平性,少數人可以獲得經濟增長的大部分好處,而環(huán)境破壞的惡果卻要由大多數人承擔。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經濟產出總量增加的過程,必然是自然資源消耗增加的過程,也是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的過程。我們從GDP中,只能看出經濟產出總量或經濟總收入的情況,卻看不出這背后的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
第二節(jié) 與CPI賽跑
2008年,網絡上流行這么一句話:“你可以跑不過劉翔,但是你一定要跑過CPI?!?008年,就連不認識英文字母的中國老大媽都在談論著CPI,估計老大媽們不太可能知道CPI的全稱——居民價格指數,更不太可能知道它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她們對CPI有一個最簡單的認識:這玩意兒一上去,柴米油鹽、禽蛋魚肉,所有你用得著的東西,又要漲價了。
不光是中國,全球的物價都在上漲,中國人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和國際市場如此之近。
CPI(Consumer Price Index)即零售物價指數,也稱居民消費者物價指數,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說來,當CPI增幅大于3%時稱為通貨膨脹,而當CPI增幅大于5%時,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我國納入CPI計算的有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y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等八大類,細分為251個基本分類、約700個規(guī)格品種的商品和服務項目。
例如去年購買這些商品需要10000元,今年購買相同的商品需要11000元,那么今年的CPI指數則上升了10%。當然,真正計算的時候并不是這么簡單,還要根據我國典型家庭的消費結構,確定每種商品的權重。
物價走勢已經成為當前普通中國人最關心的問題。2008年2月,我國CPI上漲8.7%,創(chuàng)近12年來新高,其中,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45.3%;豬肉價格上漲63.4%;乳及乳制品價格上漲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