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賜給劉基的還鄉(xiāng)誥《御賜歸老青田詔書》,可看作對自己與劉基君臣一場的總結(jié),這篇統(tǒng)共四百余字的詔書先引戰(zhàn)國時樂毅報燕惠王書中的話,“君子絕交,惡言不出,忠臣去國,不潔其名”,指出為臣者寧可不潔己名也不議論君上的不是,然后大談對劉基的恩賞,表示在談洋事件之前,自己從未虧待過劉基。隨后詔書談到了對談洋事件的處置,若按國法,則劉基罪不可恕,若按八議(即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屬八議之列的官員,有罪可以減免刑罰),則劉基相從以來多有功勛,故而奪劉基誠意伯之祿而保留誠意伯之名,以示寬嚴得當。對劉基入朝后不作任何辯解,詔書也肯定他做到了“不潔其名”,所以決定放劉基南歸,以盡天年。末了一句“禽鳥生于叢木,翎翅干而未去,時復(fù)顧戀舊巢,況人者乎”,以禽鳥喻大臣,未免輕忽,但通篇詔書語氣雖冷,卻也大體與事實相符?;叵腴_國之初,君臣如魚水歡投,到末了猜忌如此,劉基不免心灰意冷,到家月余就死了。
劉基的死因向來眾說紛紜,除了病死之外,還有被胡惟庸毒死和朱元璋利用胡惟庸將之毒死兩說。胡惟庸毒死劉基的說法是1379年“胡案”發(fā)生時出現(xiàn)的。1375年正月劉基臥病,胡惟庸奉詔前往探視,在吃了胡惟庸帶去的醫(yī)生開的藥后,劉基腹中生出了一塊大如拳頭的積物,二月初離京,四月中旬就去世了。但彼時嚴厲處置胡黨,什么臟水都在往胡惟庸身上潑,即便真是胡惟庸正月間下的毒,劉基還鄉(xiāng)后四月十六日去世,什么樣的毒藥能讓他存活兩個月半再發(fā)作斃命?對此,明史專家黃云眉援引行狀考證說,劉基飲藥后覺著有異,曾向皇帝反映,“上亦未之省也”,惟庸之視疾,既出太祖詔,何以劉基告服藥后之病況于太祖,而太祖不之省?要是這樣的話,實錄上說的“上以基病久,不疑基死”這些話,不是有意在為朱元璋開脫嗎?后來吳晗也是這樣的觀點:“劉基被毒,出于明太祖之陰謀,胡惟庸舊與劉基有恨,不自覺被明太祖所利用?!?/p>
從染病到去世,劉基有長長的三個月時間回憶他一個多甲子的一生。在早年寫下的著名的《郁離子》中,他曾說“君子之生于世也,為其所可為,不為其所不可為而已”,大限將至回顧平生,在為與不為之間,他會后悔當初的選擇,還是會沾沾自得于襄建大明的功績?入明在世七年有半,實際在職卻不過兩年余,那么他是否會懊惱在順帝朝二十年小官的經(jīng)歷致使到頭來都難免不忠的惡名?“身世且未保,況敢言功勛”,事實上,這個被同時代人稱作“負氣甚豪,恒不可一世士,常以倔強書生自命”的人,從入明的第一年起,就在擔(dān)驚受怕中。所以當1375年春天臨死之際,他對自己的一生已不想再說什么了,只是遺命子孫,再也不要走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