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朱高熾享國不及一年,所謂“仁宣致治”,主要還是朱瞻基執(zhí)政的這十年間。這一時期朝廷任用賢良,與民休息,及時的制度改革提高了國家行使職能的能力,政府高效運轉(zhuǎn),既無黨派之爭,也沒有國家政策方面的重大失誤,盡管宦官的勢力漸漸滲透進了決策層中,但還沒有像后世那樣猖獗,所謂“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廩充羨,閭閻樂業(yè),歲不能災(zāi),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焙笫馈绕涫堑搅送砻鞯碾x亂之世——常常把這十年作為黃金時代來懷念,也不是沒有
道理。
朱高熾在位時間雖短,但長年出入經(jīng)史典籍已使他深知,必須“上下情通”方能維持政局的穩(wěn)定,一上臺后就開始有意識地修復(fù)開國以來不正常的君臣關(guān)系。他曾這樣對楊士奇等人說,前幾代皇帝,不喜歡聽大臣直言,即使是身邊親信,也都在他們的威勢下不敢進一言,使得一批賢良之臣退而卷舌,我們一定要深以為戒啊。又嘉獎群臣中的直言者,向他們保證,如有合理的諫言,“朕退必自思”。有官員上書稱頌太平時代已經(jīng)來臨,朱高熾把這些表章發(fā)下去給大臣看,讓他們隨意發(fā)表意見,獨有大學(xué)士楊士奇提出不同意見,他認為就目前情勢而論,流民還沒有盡歸故里,老百姓的日子還不好過,瘡痍還未平復(fù),再讓民眾休養(yǎng)生息幾年,才勉強稱得上太平之世。事后朱高熾大有感觸地對蹇義等人說,楊士奇連上五章對我提出批評,你們卻沒有一個敢發(fā)言的,難道朝政真的那么完美,天下真的太平了嗎?我是多么希望你們以至誠之心來輔弼我啊。類似的話,他的兒子朱瞻基即位后也曾對楊溥等人說過:祖宗創(chuàng)業(yè)艱難,子孫守成也不易,可是臣子們往往好進諛詞,實在令人討厭,“卿亦宜勉輔朕于善道”,“但覺朕有過失,直言無隱”。
對前幾代皇帝一直倚為治國之重器的法律,朱高熾也有自己的獨到理解。在登基不久發(fā)布的一份詔書中,他提出法律的真正目的在于制止暴力和世界上的一切邪惡行為,引導(dǎo)人民向善,而不是專以誅殺為能事。規(guī)定今后的死罪止于斬絞,文武諸司不許恣肆暴酷,法外加施鞭背等刑,尤不許加人宮刑。除了犯謀反大逆罪依律連坐,其余的罪項都只追究到行為人本身,不搞株連。在接見刑部尚書金純、都察院左都御史劉觀等上奏刑名后,朱高熾還發(fā)表了一份上諭,告誡他們要存“矜獄之心”。
對循吏的積極選拔和考察黜陟,使帝國行政機器運轉(zhuǎn)自如?!睹魇?循吏傳》入傳共120人,洪熙、宣德年間竟占半數(shù)之強。為整肅吏治,楊士奇等推薦以廉明剛直著名的薛宣、顧佐等人分別擔(dān)任兩京左右都御史,奏請罷斥有嚴重貪墨瀆職行為的御史三十余人,對冗官則予以裁汰,僅1433年便一次裁汰京師冗官77人。而一些真正有才干的下級官員在選拔賢良的良好機制下得以脫穎而出,當(dāng)時著名的官員高谷、周忱、況鐘等人,在科場上屢次敗北,卻都超擢委以要職,或在中央各部任官,或奉敕出任地方各級政府長官。大學(xué)士楊士奇對選拔賢良之才尤為盡心竭力,史傳他“察墨吏,舉文學(xué)、武勇之士,令極刑家子孫皆得仕進。又請廷臣三品以上及二司官,各舉所知,備方面郡守選”??紤]南北文化的差異,而歷次會試考中者多為南方文人,楊士奇等又建議分南北兩卷,使官場生態(tài)得以平衡,南北人才皆入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