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情人節(jié)午飯的時候,我接到了一個上海的電話,對方稱我在年前寫的一篇游戲圈三大女名人的博文中,所列舉的陳曉薇、李瑜、劉偉三人,其中之一是她們公司的老總,文章并沒有什么錯誤,只是排名不正確,應該把她們公司老總排在第一。我回答說本身這篇文章并沒有涉及排名,只是有的人提得多一點兒,有的人提得少一點兒罷了。但對方依然和我繼續(xù)講道理擺事實,要我務必修改一下博文。當時我正在吃飯,這電話一打,飯菜都冷了;再者說,這篇博文發(fā)布兩個多月了,早就被很多網絡媒體轉載過,也不可能做什么修改,最后沒法子,只能調侃對方一句:“要不我在文章上面加一句排名不分先后或是按筆畫排名?”對方知道不可能要我修改文章,只能作罷。
這個例子說明什么?盡管我那篇博文并非什么負面文章,但一些公司的公關總是有點神經過敏,但凡碰到疑似負面消息,所想到的第一個解決辦法就是刪文章。類似這樣的事件,在我多年的網絡生涯中還碰到了許多。而在網絡上,最臭名昭著的并非水軍自造影響力,而是刪帖,通過各種手段來刪除那些對自己不利的帖子。類似這類號稱可以刪除任何帖子的公關公司,在網上隨處可見,儼然已經成為網絡世界一個極為不正常的狀態(tài)。
— 在過去傳統(tǒng)媒體和傳統(tǒng)營銷方式的時代,是企業(yè)決定受眾的時代,你可以花費萬億來開展媒體公關和宣傳,但因為傳統(tǒng)媒體的局限,受眾很難有機會表達對你產品的看法和意見。這種單項式宣傳,讓負面消息很難有發(fā)散的空間和渠道。
— 而在互聯(lián)網時代,傳播從單向變?yōu)殡p向,由灌輸變?yōu)榛幽酥帘妱?。任何一個對你產品的負面意見,都可以在互聯(lián)網的任意角落,比如論壇、博客、微博乃至視頻、語音聊天中彈出,除非是惡意誹謗,否則你無法從根本上消除別人對你產品的負面批評,控制網民對你產品的意見,哪怕花再多的錢來做營銷和推廣也無濟于事。
而刪帖更是萬萬不可行,除非是對惡意攻擊和誹謗的文章,通過正常合理的渠道,向網站提交相應證據,并予以公開。從根本上來說,花錢刪帖的結果,只會讓自己的名聲越來越臭。盡管你可能通過公關公司的旁門左道刪掉了一兩個看似“毒舌”的帖子,或許一次兩次沒事,但如果碰到一個較真的主兒,對方原本可能只是發(fā)泄一下不滿,但卻遭遇蠻不講理地刪帖,可能另外到其他網站上去投訴。要知道,在網絡時代,投訴無門的狀況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而發(fā)帖容易刪帖難,而且還會讓更多看帖之人對這個公司寒心,使品牌形象毀于一旦。最終,無論多么財雄勢大的公司,都會在這場和消費者的角力中敗下陣來。
想象一下,或許你所在的公司富可敵國,也花了大筆的錢,通過極為強有力的廣告公司在網絡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宣傳。而某一天,在天涯上出現(xiàn)了一個帖子,聲稱你的客服態(tài)度不好,原本已經沉底很久了,但隨后被你發(fā)現(xiàn),并找人刪帖,但可能因此引起了關注,結果在各個博客和論壇,甚至是視頻網站中都大量出現(xiàn)了針對此事件的評論,那時候你靠刪帖豈能堵住悠悠眾口?在三聚氰胺事件中,三鹿已經犯過的錯誤,誰再繼續(xù)犯下去,總有一天會得到一個因為刪帖而積聚的怨恨所引發(fā)的爆炸??梢赃@么說,用刪帖的方式在網上犯眾怒,純屬花錢買罪受。而靠花錢贏得好評也是不現(xiàn)實的。
當然,真正出現(xiàn)了負面消息,相關的解決之道,我將在第10章中進行重點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