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童年在平樂(3)

蓮生與阿玉:關于信仰的事 作者:陳丹燕


     我從教室的后排站起來,看到教室里有種非常親切甚至熟稔的光線,柔和的大片陰影,但這是我第一次走進來的小學教室。我說,我的爸爸叫李蓮生,他八十年前在這里讀過小學。我

說,我很高興看到你們大家,你們都是我爸爸的校友。

我看到孩子們溫順地點著頭,禮貌地微笑。突然,一個小男孩吃驚地豎起眉毛:"八十年!"他叫起來,一邊用手比劃了一下,試圖表示它的漫長。然后,他驚奇地看看四周的同學:"八十年!"他似乎對這個長度手足無措。

是的,我也一直很吃驚。我對他說。那個李蓮生,他還好嗎?那個小孩問。他還記得小學里背誦過的詩詞。我說。你們這時候,是人的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時候,學的東西最容易記得住,所以,你們現在要用心多背誦一些優(yōu)秀的古文,對你們的一生都有幫助。老師接著我的話頭,在講臺上向大家說。

這是蓮生在我小時候對我說過的話,這是為什么?

那堂語文課上,學的是《巴斯克征服狂犬病》。有個女孩將自己的書送到我手里,為我翻開課本,在那篇課文上用白白細細的手指點了點,然后,她向我微笑了一下,回自己座位上去了。

我握著她的書,心中真舒服,那種舒服,是小孩子被家人照顧的時候心中的安適穩(wěn)妥。我在自己幼年時曾感受過。雖然他們現在都是孩子,但他們也都是我父親的校友啊,他們是因為蓮生的存在,才允許我來上一節(jié)語文課的。按照這個輩分,我可以是比這些孩子更小一輩的。我感覺自己是個小孩子,這是非邏輯,但極為真切的感受。

全班朗讀課文時,兩耳滿是帶有南方柔和齒音的瑯瑯童聲,我在里面聽到蓮生時斷時續(xù)朗誦蘇炳文詩詞的聲音,"烽火彌天尚未停,幾人沉醉幾人醒?"這就是蓮生至今還記得的國文老師教授的詩詞,那時,老師教導過他,好男兒要熱心救國救民。

如今,我還能在這些朗讀聲中找到與蓮生相似的口音。

語文課結束后,老師請全班同學到操場上去與我合一張影。孩子們讓我站在中間,要是蓮生來了,這里應該是他的位置。我遺憾沒能帶一張蓮生的照片來。

離開小學校,我沿著當年蓮生從平樂縣城出發(fā),去榕津春游的路線,去了榕津。這正是小學校春游的時間。在蓮生的晚年,許多事情都忘記了,甚至我為他找到了他出生,也是他母親去世的老屋,找到了他外婆家的廚房,為他拍了照片,帶回上海來給他看,他都不記得那是什么地方。但他卻記得小時候去榕津春游的情形,記得那里的大榕樹。

出了平樂縣城,道路兩面都是俊秀的青山綠水,手指狀的喀斯特山脈遠遠近近,延綿不絕地聳立在綠色田野和淡藍色的晴空之間,一路看去,好像夢境一般。少年時代的蓮生漫步在這里,和同學們一起唱著歌。綠色的河流清澈清涼,倒映著一兜兜巨大的鳳尾竹。女人在綠色竹影里洗衣服。白色的鵝和白色的花自由自在地鑲嵌在山水之中。

榕津有大榕樹,大榕樹下面有小石佛,小石佛的頸上圍著紅披肩,面前插著紅色的細香。他們是這里的土地公和土地婆。人們經過他們身邊,躬身拜拜。

蓮生還記得這些大榕樹,它的根又粗又結實,好像一座獨木橋,人們就從它的根上走來走去。"那些根好大哦。"他在病房里對我說,微笑中閃爍著孩子的驚喜。

榕樹下有個紅漆斑駁的古戲臺。這里是桂劇的發(fā)源地,桂劇第一鑼就藏在青石板街上桂劇劇社的樓上。榕津的人都說平樂人更喜歡粵劇,因為那里有不少廣東人。榕津的老人感懷我肯來尋找父親小時候的家鄉(xiāng),他們特別拿出那面大銅鑼來讓我敲。我用力敲了一下,銅鑼的聲音果然響亮,好像十里八鄉(xiāng)都能聽得到。我在石破天驚般的鑼聲里,依稀聽到蓮生在家中那臺三洋牌錄音機里播放《關漢卿》的聲音。

榕樹包圍的青石板街上有一座非常古老的天后廟,我進去燒了一炷香。天后娘娘已經在這里站了幾百年,她見過那個面容周正的春游小學生,見過他汗津津喜悅的臉。如今照料寺廟的是個穿藍布衣的老人,背上還背著一個小孩。他一邊擦洗廟里的香爐,一邊一遍遍教背上的小孩子認識廟里的燈籠,他唱歌般地輕聲說:“燈--籠。燈--籠。燈--籠。燈--籠?!?/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