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買書瑣記》前言(4)

相約在書店 作者:范用


1988年,范先生為葉靈鳳出版了三冊《讀書隨筆》。他過去在香港見過葉靈鳳。那時很多人對葉靈鳳有誤解。香港陷落時,葉靈鳳沒離開,還在報上發(fā)表有關文藝知識的小文章,有人就罵他是漢奸文人??墒欠断壬f他不是“漢奸文人”,而只是個“文人”。文人要吃飯,只好寫文章。他沒寫過漢奸文字。范先生還說,葉靈鳳的小品文寫得好極了,沒有人像他那樣認真、細心地寫這樣的小東西。

這三本書出版時,葉靈鳳已經(jīng)去世十三年了。封面是范先生設計的,每本用了一幅比亞茲萊的插圖,看上去很有西洋書的味道。這是因為,書中有四篇關于比亞茲萊的文章,分別介紹比亞茲萊其人、其畫、其散文、其書信,可見同樣善畫的葉靈鳳對比亞茲萊很感興趣。三冊書一冊是絳紅色,一冊是藍色,一冊是米黃色,但印刷廠老是印不準。書印好后,范先生約請在京的葉靈鳳的老朋友們專門聚了一次,并請他們在特制的毛邊本樣書上簽名紀念,有夏衍、葉淺予、柯靈、馮亦代、吳祖光、樓適夷、蕭乾、郁風等。簽名上面的題記是黃苗子寫的。

后來,范先生去香港時看望了葉靈鳳的夫人,她很感激,送給范先生幾本葉靈鳳留下來的藏書,是20世紀初英國、法國和美國出版的有關插圖和書籍設計的書,書的封里都貼有葉靈鳳的藏書票。這枚藏書票漂亮極了,是鳳凰和滿版的圖案,可惜不知作者是誰。臺灣吳興文要出版有關藏書票的書,看中這一枚,范先生從其中一本書中揭下一枚交給他。吳興文高興得像拿著寶貝一樣走了。

上世紀80年代,我曾讀過一本《為書籍的一生》,很喜歡。這本書是俄國近世大出版家綏青的自敘。許多俄羅斯的偉大作品都是他出版的。綏青只在鄉(xiāng)村小學讀過三年書,他不會寫嚴格的自傳,只是晚年記下的一些往事的片段。作家富曼諾夫(小說《恰巴耶夫》的作者)讀了這些片段后說:“它的內(nèi)容太有趣了,哪怕是用來寫一部小說都行?!睍?922年交給蘇維埃出版局,但直到1934年綏青去世后才出版。我認識范先生后才知道這本書的中譯本是經(jīng)他的手出版的,還在他家里見到了漂亮的俄文原版書。

范先生最早拿到這本書是1961年,先請懂俄文的朋友翻看,了解大概后即交與三聯(lián)書店多有合作的翻譯家葉冬心先生翻譯。1962年7月開譯,1963年1月譯畢。接讀譯稿后,范先生給葉冬心寫了一封信,信的開頭說:

春節(jié)以前,收到您寄來的綏青回憶錄的譯稿,我們一口氣讀完了它。它真是一部很有趣的書。今天上班,我們就把它發(fā)排了,打算早一點印出來,因為我們出版界里也已經(jīng)有很多人知道這部書了,都想讀它……

信中范先生還請葉冬心補譯一篇附錄,內(nèi)容是關于出版柯羅連科的《馬卡爾的夢》的插圖的?!氨M可能把書籍裝潢得漂亮一些,是綏青的工作特色?,F(xiàn)在我們在出版工作上,對書籍的插圖也還沒有給以足夠的重視。因此,把這篇譯出來給大家看看,可能是有意義的?!?/p>

第二天范先生又給葉冬心寫了一封信:

昨天寄上一信,有個問題忘了寫,就是書名用哪一個?現(xiàn)有三種意見:

《把生命獻給書》、《為書籍而生活》、《為書籍的一生》。

我們打算采用最后一個……您所擬譯的《把生命獻給書》,似乎說得過重了一點。您的意見如何?

葉冬心欣然接受了范先生的意見。此書于1963年出版,封面和插圖均照原樣印制,上市后,得到讀者極大好評。

二十多年后,三聯(lián)書店重新出版《為書籍的一生》,已離休的范先生看到樣書,很不滿意,當即給店里寫了一封信:

我見重版本《為書籍的一生》刪去了其中的彩色插圖,不知何故?是找不到版子、原稿,還是偷工減料?

……一本書的插圖,再版時隨意刪除,這不是一個嚴肅的出版社(而非書商)所應當做的。須知,書的插圖是一本書的不可少的部分,當初編入是有道理的。買書的人絕不愿意自己買到的書是殘缺的……

他特意把自己保存的俄文原版書送到編輯部,要求他們拍攝彩圖,以便再印時恢復書的原貌……

我忽然想到:范先生的經(jīng)歷與綏青有某些相似之處:同樣只讀過幾年小學,同樣十五六歲偶然進入出版業(yè),同樣生活在一個黑暗與輝煌交織的時代,同樣靠自學和勤奮成就一份大事業(yè),同樣在出版實踐中結(jié)識許多作家學者并成為好朋友,同樣有為普通大眾出版價廉質(zhì)良的圖書的夢想和強烈追求,還有一點——同樣“為書籍的一生”。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四日,范先生因肺功能衰竭,在北京去世。在最后的日子里,他還在編書。

寫于二〇〇九年十月,二〇一〇年十月改

1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