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政治人物采訪記(4)

新聞人的江湖 作者:章敬平


我在遞送成思危的采訪提綱中,提到了他的父親--成舍我,成舍我是1949年前中國大陸很有名的報人,他曾與汪精衛(wèi)發(fā)生了沖突,汪精衛(wèi)把他關起來,還要他寫檢討,成舍我就托話給汪精衛(wèi)說: 我能當一輩子記者,你能當一輩子的行政院長嗎!

還有一個很有名的報人與蔣介石有過一個對話,蔣介石說: 我有百萬雄兵,對方說: 我有百萬讀者。這也許是知識分子的杜撰,但即使是編排出來的,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的角色,我們是代表公眾去與公眾人物面對面的,我們的背后有很強大的公眾力量,我們從事的是新聞工作,我們的采訪權是公眾授予的公民權。

如果我們從理論上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很容易逾越官員的地位、權勢的障礙。

認識到自己的角色,你會放松得多。當我們面對高官或重要的財經(jīng)人物時,常會遇到知識視野不對稱的情形。比如說李金華,他做了22年的審計工作,做了10年的審計長,他的很多朋友都是各國的審計長,他對審計有很多獨到的見解。無論我們怎么準備我們的采訪,都難以具備他在專業(yè)領域的深度,難以擁有他在專業(yè)領域的視野。我們在采訪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深度與視野層面不對稱的尷尬。

這時候,怎么辦?

我們?nèi)匀恍枰貧w我們的角色。我們不用擔心什么,我們僅僅是一個記者,我們發(fā)問不是我們個人在向他請教問題,而是代表媒體和關注我們媒體的讀者在與他進行交流,就專業(yè)領域的深度和視野來說,絕大多數(shù)讀者和我們一樣無知。你敢這樣想,就不會覺得尷尬了。

平等對話的前提

在我們還沒有像沃爾特·李普曼那樣牛氣沖天的今天,在可以想見的還不可能像法拉奇那樣魅力四射的將來,我們當然不能僅僅憑借我們前面所說的角色感,靠著一顆勇敢的心,隨心所欲地采訪我們想采訪的官員。我們可以沒有李金華那樣的深度和視野,但我們不能沒有平等對話的前提。

你得像了解你的鄰居一樣了解你的采訪對象,這就是我所理解的平等對話的第一個前提。你如果不了解他,你又如何能夠給他一個接受你獨家采訪的理由?他們比我們想象的忙碌,誰會忙中偷閑做一件沒有理由的事呢?

我從改革開放30周年的大歷史和他們的個人歷史當中尋找理由。比如說李金華,他走進審計署已經(jīng)23年,他的個人歷史,是新中國審計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史的一部分。我們希望從他的個人歷史出發(fā),在改革開放30周年的歷史背景下,回顧中國審計事業(yè)25年的風雨歷程,展望未來審計改革的歷史路徑。

為了找到這個理由,我們給審計署新聞處準備了三個方案,從心理學的角度說,當一個人面對三項選擇時,除非他實在心生厭倦,否則,他會本能地挑出一個他感興趣的選項。

當然,李金華究竟是不是因為我們的設計而接受了我們的采訪,完全不得而知。我說這些只是想說,你在碰運氣的時候,應該先做好案頭工作,得像對方已經(jīng)接受采訪那樣做好預先的準備。

預先準備的好壞,決定著你的對話能力的高下。當我們面對一個專業(yè)領域內(nèi)的高官,我們的對話能力將受到極大的考驗。人家一時興起,給你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你總得有能力將話題談下去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