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年一覺新聞夢(11)

新聞人的江湖 作者:章敬平


你可以厭倦逃離江湖中的權(quán)力場,但你不能置生活實際于不顧,以居高臨下的道德優(yōu)越感,抱怨指責江湖中人。生活在一個下水道中都彌漫著官的氣息的世界,你很難獨善其身,況且,市場化的分配機制總是給掌權(quán)者以更多的傾斜,你可以不要理想,卻不能不要稻粱。年輕人需要結(jié)婚、買房,需要在城市化進程中尋找一個安頓身心的角落;中年人需要養(yǎng)家糊口,需要在一個心煩氣躁的午后買一杯安靜的咖啡,尋思著如何為了老人討好醫(yī)生,為了孩子討好外國語中學的班主任。

即便你有大筆的財富可以繼承,或者生于權(quán)貴之家,可以不食人間煙火,不為稻粱謀,你同樣需要一個職銜,否則你的新聞理想就如鏡花水月,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權(quán)力,猶如一個撬動新聞理想的支點,很多人攫取它不是為了謀求新聞理想,可是,試圖謀求新聞理想的人,卻不能沒有它。

迄今,我們尚未形成美國式的明星記者制度,新聞人的光榮和夢想暫時屬于總編輯和發(fā)行人,當下的環(huán)境還不可能讓你成為伍德沃德、伯恩斯坦、李普曼、弗里德曼那樣的記者、那樣的專欄作家,你當然也不可憑借一個人的專業(yè)成就享譽天下,像伍德沃德那樣以記者的身份入住華盛頓的豪宅,像李普曼那樣以專欄作家的職位領受總編輯都會嫉妒的薪酬。

話說到這里,回頭看那個“忍”字,不管你是行內(nèi)人,還是圈外人,是否都有世界大同感同身受的喟嘆?

活在這樣的新聞界,混在這樣的江湖,你不可能不對主編的職銜無動于衷。

毫無疑問,我熱衷于這樣的職銜。

2003年,從業(yè)剛剛五年的我,意外贏得了一位前輩的信任,經(jīng)他推薦并運作,成為一家中央級媒體旗下雜志的主編。走在武警站崗的辦公大樓內(nèi),享受一個人的偌大的辦公室,聽到年齡比你還大的人喊你“某總”的時候,鄉(xiāng)下孩子年輕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由于個人的種種原因,我很快辭別了那位尊敬的前輩,回歸到一個記者的世界,跟自己的驕傲心、虛妄心說拜拜。

之后,我在一位亦師亦友的兄長的幫助下,開始準備法學院博士研究生的入學考試。五年過去了,我仍舊記得那天的場景、那天的話,做過中央媒體副總編、讀過法學博士的他,跟我說:“長遠地看,經(jīng)受法學博士研究生的系統(tǒng)訓練,對一個媒體人的成長一定殊為有利。”

次年,我如愿以償?shù)厝ヌK州大學法學院讀書了。讀書期間,“忍”看周圍的朋友慢慢地走向總編的道路,我好幾次戀戀不舍地放棄了“總”的機會。入學之初,一個文化圈的有產(chǎn)者前往蘇州,勸我操盤一本新聞類雜志。那時候,我暫時熄滅了做主編的熱情。我誠懇地謝絕了他的抬舉,選擇學法律為未來積聚能量。

也巧,那段時間,我看了《芝加哥論壇報》前總編輯、杰克?富勒的論著《信息時代的新聞價值觀》,薄薄的小冊子打動了我,一看簡歷,原來杰克是耶魯大學的法學博士。他以法學思維解構(gòu)新聞、新聞業(yè)、新聞價值的方法論,激發(fā)了我的興趣,也讓我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憧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