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供奉御藥同仁堂(21)

國寶同仁堂 作者:邊東子


面對這些難題,樂平泉采取的第一個重要行動就是提請朝廷增調(diào)藥價。他曾在道光十六年(1836)、道光十七年(1837)兩次向御藥房請?zhí)崴巸r,但那時,同仁堂的經(jīng)營權(quán)還沒有回到樂家。他和張洪第三次去見御藥房主管,才真正是為了自己經(jīng)營的同仁堂。

同治初年,正逢外省交通不暢,藥價上漲。樂平泉認為這正是要求提價的好機會,便和藥商張洪一起,先向御藥房的官員遞上折子,申明理由,再由這些官員向御藥房的主管轉(zhuǎn)呈。然而折子一次次地遞上去,一次次被退回來,最后,費盡周折,總算見到了御藥房的主管。開始,那位主管的頭搖得像撥浪鼓一般,連連說:“這藥價是太后和皇上欽定的,哪能說改就改呢?不行,不行?!?/p>

樂平泉看直取不成,便繞了個彎子。他看到案上有一套《紅樓夢》,便借題發(fā)揮道:“大人怎么也看起閑書來了?”

“只是隨便翻翻而已?,F(xiàn)在人人爭看《紅樓夢》,甚至說‘開口不談《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我總不能讓人說我白讀書了吧?再說,這書里有不少奇藥,如‘冷香丸’等,倒也值得推敲玩味?!?/p>

“不知大人是否看過這書中的一句話,‘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看過如何,沒看過又如何?”

“現(xiàn)在小店和大人就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同仁堂固然靠大人栽培,可是小店的差事辦得如何,也關(guān)系著大人的前程啊。同仁堂要是倒了,對大人未必就是好事。在您治下,同仁堂供奉御藥從沒有出過差錯,換別的店鋪供奉御藥,能不能如此,可就不好說了。大人管的這差事,保太后和皇上的平安可是第一要緊的?!?/p>

在“喻之以理”之后,樂平泉又“動之以情”,同時還“曉之以利”。他說:“同仁堂為了供奉御藥,兢兢小心,汲汲謹慎,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真是在用身家性命辦差。而且,常常是交了藥,也不能及時結(jié)賬,結(jié)了賬又常常領不著藥銀。有些陳年老賬,同仁堂已經(jīng)不再追討。這些錢不是少數(shù),都到哪兒去了,同仁堂并不想過問,更未讓太后和皇上操心過。只因現(xiàn)在藥價上漲過快,實在無力支撐,才提出增添藥價,真是萬不得已。希望大人體諒小民的苦處。”說著說著,樂平泉還真的動了情,竟淌出了熱淚,聲音也哽咽了。

可能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這句話打動了主管大人,也可能是樂平泉的話軟中帶硬,提醒了主管大人,那些同仁堂結(jié)了賬卻沒有領到的錢都入了誰的私囊,主管大人心中自然一清二楚。于是權(quán)衡利弊,他終于同意為同仁堂提請增調(diào)藥價。樂平泉早就備好了折子,大意是:“小民世受國恩二百余年,食毛踐土,感恩載德,不敢有任何非分要求。因為現(xiàn)在藥價實在太昂貴,小民家境貧寒,官差又重,責任又大,銀根又緊,實在支持不下去了,萬不得已,才懇求皇上開恩憐憫。”

這次請增藥價、預領官銀的結(jié)果似乎還不錯。御藥房主管在給皇太后和皇上的奏折中建議:以后每三個月和同仁堂結(jié)賬一次,結(jié)賬時,以崇文門稅務衙門查到的市價為準。

然而,從這個奏折中,卻反映出同仁堂鋪東和藥商在皇權(quán)面前的弱勢、無奈和心酸。御藥房主管在奏折中描述樂平泉和張洪叩請增補藥價時,說他們淚流滿面,連連叩頭,渾身發(fā)抖。御藥房主管在奏折中認為,樂平泉和張洪“誠恐誠怕之狀,倒也讓人憐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