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中共早期領導人的五四觀(1)

回首五四 作者:董德福


著名作家狄更斯在《雙城記》卷前語中寫道:

那是最好的時候,也是最壞的時候;那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那是信仰的時期,也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jié),也是黑暗的季節(jié);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人們的前面充滿著各樣的事物,人們的前面又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升天堂,人們又在直下地獄。[1]

五四運動前后中國社會的情形與狄更斯所描述的時代極其相似。那個時代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念受到充滿激情的質(zhì)疑和批判,而從西方引進且被寄予厚望的所謂新的文化觀念,又難以得到最廣泛的認同,中國社會和中國人的思想陷入黑暗與迷茫之中。這是一個舊的將去、新的未立的新舊夾縫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里,人們的行為變得無所適從,對過去作著痛苦的懺悔,對未來懷有無限的憧憬。正在這個時候,從東方隱約出現(xiàn)一線光芒,俄國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正在追求真理、探索出路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思想上遂引起深刻的變化。從此,中國革命便與十月革命聯(lián)系到了一起,五四運動被置于世界革命的視野中來認識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詮釋五四運動的基本模式。

(一)五四評價的政治價值取向

五四運動在中國近現(xiàn)代政治史、思想史、學術(shù)史、文化史上有著什么樣的地位和意義?五四運動有哪些成績和缺陷?五四運動與近代以來歷次民族運動有何異同?五四運動的發(fā)展方向是什么?對于這些問題,不同的政治黨派和學術(shù)團體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診斷和評價。研究中共早期領導人的五四觀,對于梳理80余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人五四觀的形成和發(fā)展,對于解讀中國共產(chǎn)黨的政治哲學,乃至對于揭示中國革命道路的內(nèi)在軌跡,顯然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在其早期領導人那里即已基本確立了政治化的價值取向。陳獨秀自始就把五四運動看作是近代國民運動的開端,對五四運動的“革命性”有著高度的自覺,認為五四運動是一次高于以往一切愛國運動的“革命運動”。他特別贊揚五四運動的兩種精神,即:“(一)直接行為;(二)犧牲的精神”。[2] 關于五四運動的性質(zhì)及其意義,這位老革命黨人可謂一點不含糊,指出“‘五四’運動因外交而牽到內(nèi)政,而牽到一切社會問題,不是一個單純的外交運動,一時頗現(xiàn)出一點革命的空氣,‘五四’的真價值在此?!盵3]陳獨秀作為五四運動的幾個主要責任人之一,他對五四運動的評述是很有權(quán)重的。當然,在陳獨秀看來,五四運動并不是完美無缺的,在革命對象和革命主體等方面是留下了教訓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中國革命的轉(zhuǎn)進,這些缺陷日漸進入激進主義者的視野,成為他們反思五四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924年陳獨秀的《二十七年以來國民運動中所得的教訓》一文在扼要闡述了五四運動的意義后,詳細剖析了五四運動的幾個缺點。他指出:

此次運動的弱點是:(一)民族運動的對象,只是當時感覺最甚的勾結(jié)國內(nèi)軍閥段祺瑞之帝國主義的日本,而忽略了國際帝國主義者對華侵略之全部形態(tài);……(二)群眾中無有力的組織與領袖將此運動繼續(xù)擴大深入到社會各階級中被壓迫的群眾,在歐戰(zhàn)后世界革命的大潮中,失去了被壓迫的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大爆發(fā)的機會;……因此,在革命時機有革命傾向的五四運動,變成了秀才造反,中國懦弱的智識階級,在此次運動中可謂原形畢露![4]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