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是第一個工業(yè)化的國家,英帝國的輝煌也達兩個世紀之久,即使在當代,它還是世界上的一流大國,其影響力遠非限于英倫和歐洲,說其衰落似乎有所不當。但相對其輝煌的過去而言,不能不承認英國的地位已大為下落。人們探討近代英國興起的原因時,觀點和看法多種多樣,莫衷一是。分析英國地位下落的根源時,研究者似乎更趨于一致,即認為是“英國病”造成的后果。
隨著英國的崛起,其民族精神中慢慢孕育出溫和、漸進、保守這樣一些特質(zhì),以至于英國文化常被人們視為“在傳統(tǒng)與變革之間”。溫和與漸進之類特征,其實是英國人對腥風血雨式革命易于造成社會動蕩的一種反思和矯正,從17世紀中期以后逐步成為英國社會運動的主流品質(zhì)。但在后來過多地渲染和張揚,其負面效應(yīng)也就慢慢凸顯,最終釀成了“英國病”。英國社會變革的同時又有那么多對傳統(tǒng)的維護者,反過來,公然標榜“保守”的執(zhí)政黨并不保守,看起來相互矛盾的事物能和諧地共存于一體,這在世界歷史上確是少見的。
然而,英國地位下落的真正原因不能僅以“英國病”作為答案,從歷史事實看,“英國病”雖然使英國過早地顯出了老態(tài),但并未對其國內(nèi)社會發(fā)展造成極大不利,更沒有造成生死存亡般的實質(zhì)性威脅,也沒有減小英國對其海外殖民地的支配力和對世界的影響力?;蛘哒f,由于英國社會有較強的調(diào)節(jié)和調(diào)整機制,以及英國占有極為豐富的各種資源,“英國病”還不足以將它拖上衰落之路。英國地位的下落主要表現(xiàn)為其殖民帝國的崩潰,以及它對世界影響力和支配力的減弱。最關(guān)鍵的原因在于國際環(huán)境的變化,即后起國家(德國)逐步強大,向它挑戰(zhàn),企圖分享其口中之食,結(jié)果在雙方的劇烈沖突(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極大地削弱了英國的實力和權(quán)威,它已沒有能力控制那么寬廣的土地。大戰(zhàn)還使殖民統(tǒng)治的丑惡本質(zhì)暴露無遺,殖民地人民爭取獨立和自由的斗爭日益高漲,作為一種過時事物的殖民帝國終于走向最后瓦解。在戰(zhàn)后國際新格局下,美國和蘇聯(lián)成為新的世界性超級大國,英國只能居于二等國家地位。即便后來英國的復興大見成效,但也時過境遷,今非昔比,各種新的國際力量興起,國際格局多極化,作為歐洲大國的英國已無法恢復以往那種對世界的支配能力。
本章主要參考書目
[英]肯尼思·摩根:《牛津英國通史》,王覺非等譯,商務(wù)印書館,1995年。
劉景華:《“日不落”的落日——大英帝國的興衰》,中國文史出版社,1999年。
錢乘旦、許潔明:《英國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
閻照祥:《英國史》,人民出版社,2003年。 The British Empire at its Zenith, London,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