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毛澤東同時接到斯大林要求中國出兵的電報和金日成的求援信。當晚,北京還籠罩在國慶的氣氛中,毛澤東召開了中央書記處會議進行了討論。中央書記處五大書記,除任弼時因病未出席外,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都參加了。結果,會議出人意料地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意見,但毛澤東主張出兵的想法得到周恩來的支持。會議一直開到天亮,仍沒有結果,準備第二天接著開。
此前,周恩來曾多次提到,中國應該幫助朝鮮,甚至說要同美軍作戰(zhàn),并且公開表示:“中國人民絕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雹?/p>
由于得到周恩來的支持,10月2日凌晨2時,毛澤東指示高崗、鄧華,邊防部隊應提前結束準備工作,“隨時待命出動,按原定計劃與新的敵人作戰(zhàn)?!雹劭梢酝茢啵珴蓶|給斯大林的那封關于出兵的電報也是在這種情況下起草的。
問題出在電報起草后的中央書記處會議上,多數(shù)同志認為,出兵朝鮮非同小事,應慎重行事,受毛澤東器重并準備委以志愿軍總司令的林彪,卻明確表示不贊成出兵朝鮮。據雷英夫回憶,在軍委常委的一次會議上,林彪說過,為了拯救一個幾百萬人口的朝鮮,而打爛一個五億人口的中國有點劃不來。我軍打蔣介石國民黨的軍隊是有把握的,但“能否打得過美軍很難說”。
林彪的話不無道理。中國同美國相比,其軍事力量確實不在同一水平上。美國擁有強大的陸??哲姡泻娇漳概?,有原子彈,有雄厚的工業(yè)基礎,是世界頭號軍事強國。中國的空軍還在訓練中,海軍還指望蘇聯(lián)幫助培訓,工業(yè)化建設有待起步。中國一旦出兵朝鮮,同美國人打起來,美國人逼急了,扔兩顆原子彈,或者出動飛機對中國狂轟濫炸,也夠中國受的。所以,林彪聲稱,最好不出兵,如果真要出兵,那也只能是“出而不戰(zhàn)”,屯兵于朝鮮北部,視情況而定,“能不打就不打,這是上策。”①
但是,周恩來不同意林彪的看法。他說,現(xiàn)在已不是我們要不要打的問題,而是美國逼著我們非打不可。朝鮮政府又一再請求中國出兵,我們怎能見死不救?而且,周恩來相信,我們的戰(zhàn)爭是正義的,而正義的戰(zhàn)爭一定會勝利。
鑒于中央內部產生意見分歧,尤其是林彪在2日下午的書記處會議上稱病不能帶兵出征。在此情況下,毛澤東不得不重新考慮出兵一事。于是,在2日書記處會議結束后的當晚,毛澤東約見了羅申,草擬了那封表示“暫不出兵”的電報。這封電報已經發(fā)至莫斯科。
不過,毛澤東仍留下余地,申明這不是“最后決定”,中共中央準備召開一次會議,各部門的負責同志都將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