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難得見著海,所以喜歡把湖叫“海子”。眼前幾個湖泊交相輝映,連成一片,的確像一群勾肩搭背的兄弟姐妹,叫“姊妹?!钡挂残蜗?。大哥讓他們幾個原地休息,卻帶著我拿上他的地質(zhì)老三樣兒和鐵鍬、淘沙盤,開始找金苗。
雖說淘了個把月金子,直到這時我這才見識到金子是怎么找的。大哥先用羅盤儀看了看方位,又往河里扔了個小木片,掐著表測了下流速。接著我們沿湖而行,每隔一段距離就停下來,在河道拐彎或者湖邊淺灘之類的地方,挖坑鏟點土,用淘沙盤淘洗一番。時不時地,還會從水里撈出幾塊石頭,用地質(zhì)錘和放大鏡敲敲看看。
大哥研究著盤里的砂子,又拿鉛筆頭兒在本子上寫寫畫畫,像是在計算什么。一邊干還一邊跟我講解,說一個地方有沒有含金層和周圍的地形地貌、水文氣候都有關(guān)系,必須綜合考慮。
我們這樣沿河驗沙,用專業(yè)點的術(shù)語叫“取土樣”,既可以計算砂金含量,還能尋找常與金礦伴生的訊砂(就是烏砂,對金礦有指示作用),確定金脈范圍。敲石頭的原理也差不多,一般來說,越是掂著重,敲起來有“鋼”聲的石頭附近,越可能有金子。
手上干活,大哥又說了好多找金子的口訣,什么“頂水背水”,“三山四不露”,“青牛、鐵馬、毒砂”,“小溝出嘴,大溝有腿,不大不小在肚里”之類的,一套一套全讓我記著,搞得我一陣頭大。
扯了一大圈,他最后卻總結(jié)了一句,說其實除了這些,找金子還得看運氣。運氣好的,穿草鞋隨便在河邊走一圈兒,回家就能在鞋底兒見著金子;運氣差的,哪怕你裝備齊全經(jīng)驗豐富,就算明知那兒有黃金,依舊挖地三尺一根金毛都找不到。
他剛說時,我還想哪有這么倒霉的人,可不久之后就不得不信了。因為我們從頭到尾忙了幾個鐘頭,直到太陽都要下山了,竟然也是“一根金毛都沒找到”。
我的心當時就涼了一截,問怎么辦,會不會是老爺子記錯了地方?
大哥倒不是特別著急,說找金苗又不是在馬路上彎腰撿錢,哪有那么輕松的?今天沒找著,明天接著找就是了,這地方這么大,還有很多地方?jīng)]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