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來到了日本,被安排到東京振武學校學習。這是一所由日本參謀部于1903年成立、意在專門培養(yǎng)中國政府派遣的軍校留學生的學校,在這里學習三年畢業(yè)后,以獲士官候補生的資格分發(fā)到日本國的聯隊實習一年,合格后升入士官學校學習。因此,這所學校是正式士官教育的預備學校。學制原為15個月,后改為兩年,蔣介石入校時,又改為三年。據統(tǒng)計,從1903年開辦到1914年因缺乏生員而結束,這個學校共培養(yǎng)了的1000名中國留學生?!?5〕蔣介石是這個學校第十一期的學生。由于當時清政府為防止同盟會革命黨人聯合中國留學生鼓動革命,經與日本政府商議,制定了嚴格的學校管理規(guī)程,鑒于此,振武學校作為軍事教育學校,其對中國留學生的管理自然非常嚴格。在這樣一種背景下,蔣介石開始了他的日本軍校的留學生活和聯隊實習生活。
蔣介石在振武學校接受的教育主要分為軍事學課程和普通學課程兩大類。軍事課程主要有部隊教練、槍械教練、測量和戰(zhàn)術、徒手教練等,普通課程主要有日語、數學、物理、化學、圖畫、博物、歷史、地理等。上述課程安排,軍事學總計880學時,日語1734學時,兩者占了三年總課程60%的課時數量?!?6〕其中,日語占三年總課程時數的40%,以便為留學生進一步接受正式的日本的中等和高等軍事教育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這一安排有一定道理,但即便如此,就一門課所占課時比例看,也屬明顯偏高;而作為主科的軍事學課程,只占三年總課時的20%,課時比例則不免偏低,所授的內容也只是一些基本的軍事訓練。盡管在這樣的預備軍校里不開設高深的軍事理論課程的做法也有其道理,但作為一個軍事學校,只有戰(zhàn)術課程,卻沒有戰(zhàn)略課程,這對一個未來的軍官來說,不能不是其所受教育的一個嚴重缺失。當然,從學制上看,這所學校只是一個士官預備學校,按此階梯,如有能力和條件繼續(xù)深造,還要進入士官陸軍學校,以及更高級的陸軍大學,可以學到一個軍事指揮官應該掌握的各種專門的知識。然而,當時中國的留日學生,無論是學軍事的,還是學法律的,甚至是學專門技術的,限于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和后來政治局勢的變動,絕大多數只是接受的速成初等教育或中等教育,未及深造就走上了社會,其絕大部分知識是從走上社會的實踐中逐步取得的;因而,從知識的構成和后來的發(fā)展來看,難免帶有先天不足的局限。但無論怎么說,這種留學所接受的教育,使其畢竟掌握了一定的對中國來說十分急需的專門新知識。在中國已經廢除科舉考試制度的條件下,出國留學是取得社會承認的最重要標志之一,這為其回國走上社會實踐甚至進入中國歷史的大舞臺,顯然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平臺。蔣介石所接受的軍事教育正體現了這樣一種需要。
對于蔣介石來說,由于他和陳其美的關系,留學日本還意味著他作為一個掌握現代軍事知識的人才進入正在崛起的現代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體系之內。當時成立不久的同盟會,盡管其利用會黨在沿海各地發(fā)動的起義連連失敗,但其革命的思想和理論正迅速地向國內傳播,得到國內知識界和新軍中具有革新思想的人們的擁護,但同盟會內部缺乏一批真正懂軍事的干部。蔣介石當時雖然不能進入同盟會的上層,但隨著時間的演變和他個人資歷的增長,他具有進入同盟會上層核心集團的條件。蔣介石在日本振武學校學習期間,當然還意識不到進入同盟會體系對于他政治前途發(fā)展的真正含義,他并沒有在同盟會的活動上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他無法預料三年后清政府的大廈轟然傾覆,他恪守日本軍校的管理規(guī)程,顯然希望學成回國后在軍界有一個好的前程。據考,蔣介石并未如《蔣總統(tǒng)秘錄》中所稱加入同盟會在日本東京的軍事留學生組織的秘密團體“丈夫團”〔27〕,也體現了他當時的謹慎心理。
進入振武學堂后,蔣介石與陳其美仍然保持密切的關系,這使得他又脫離不了同盟會的革命營壘。1908年夏,蔣介石回國度暑假期間,經陳其美介紹,在上海加入同盟會。陳當時被派回國內,領導上海、江蘇和浙江一帶的革命活動。陳其美在領導上海一帶的反清革命活動過程中,由于缺乏真正的群眾基礎,就不能不依靠具有反清傾向的上海的青幫勢力,這樣,青幫勢力的加入使其具有了一定的反清實力,但是青幫本身固有的流氓惡習對本出身于社會下層、具有豪俠之氣的陳其美來說,又有不可抗拒的誘惑力。而作為陳其美義弟和革命黨同志的蔣介石,在接受陳其美革命鼓動的同時,也沾染了青幫組織所具有的尋花問柳、縱情聲色的流氓惡習。這是由于,同盟會實際上只是一個以反清為目標、只有少數黨人進行軍事冒險活動、組織上缺乏統(tǒng)一的嚴密紀律的散漫革命團體。盡管如此,由于中國民族危機的加劇和清政府腐敗賣國面目的進一步暴露,中國革命的時機越來越成熟,迫切需要一個全國統(tǒng)一的革命組織擔負起反清的歷史重任,即使這個組織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和錯誤,但是歷史已經將它推到了歷史大舞臺的中心。同盟會正是這樣的一個組織。蔣介石和陳其美盡管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極為不足,但是,革命的大風暴很快就要到來了,這些準備嚴重不足的人,怎樣去擔負領導一個時代革命的重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