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掌控著九龍倉的怡和終于看出了李嘉誠的野心,在經(jīng)濟狀況非常不景氣的條件下,怡和財團依然使出最后一招,力求得到匯豐銀行這樣的大靠山幫助。1978年8月,匯豐銀行介入九龍倉的爭奪戰(zhàn)。
其實,李嘉誠真正關(guān)注的并不是九龍倉,而是英資控制的另外一家公司和黃。在匯豐介入之后,李嘉誠決定在不冒很大風險的條件下,公開與實力雄厚的怡和較量,但是他并不想得罪匯豐銀行而取得九龍倉。于是,1978年7月,李嘉誠悄悄約見"船王"包玉剛,因為包玉剛正是與英資爭奪九龍倉的另一個資金雄厚的華資財團主席。
當九龍倉的股價由原來的每股10多元港幣漲到每股40元港幣時,出人意料的是,李嘉誠主動以每股36元港幣轉(zhuǎn)讓給包玉剛。對此,其下屬們實在不理解李嘉誠的這一舉動,李嘉誠回答道:"做生意是為了賺大錢,但只要有門道就可以賺到,而友誼卻是很難用金錢來購買的!"
包玉剛得到20%左右的九龍倉股份,而李嘉誠除了獲利5000多萬港元外,還得到了包玉剛手中和黃的全部股權(quán)。其實,縱橫四海的包玉剛并非等閑之輩,在此之前他已經(jīng)料想到李嘉誠的這一決策,這也是包玉剛所渴望的。這樣一來,兩個華人資本世界的絕頂高手,各自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只有對手而沒有敵人,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大小股東間的利益均衡
私有化是指改變原有上市公司的公眾性質(zhì),使之成為私有公司。公司上市、收購公司以及供股集資,都是"進取"。將公司私有化,取消其掛牌的上市地位,即"淡出"。"淡出"也是收購,即大股東向小股東收購該公司股票,使其成為大股東的全資公司。從1984年起,李嘉誠進行過三次私有化。
1985年10月,李嘉誠宣布將國際城市有限公司私有化。小股東大喜過望,紛紛接受收購。
1988年10月,長江實業(yè)宣布將青洲英泥私有化。長實控有其44.6%股權(quán),以20港元一股的價格進行全面收購,收購價比市價17.7港元溢價13%,共涉資金11.23億港元。
李嘉誠的第三次私有化,一波三折,遠不如收購國際城市、青洲英泥那么順利。
1991年2月4日,控股母公司和黃宣布將嘉宏私有化的建議,以每股4.1港元價格將嘉宏收歸私有,共涉資金118億港元,被輿論稱為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私有化計劃。收購價比市價溢價7.2%,和黃當時擁有嘉宏65.28%的股權(quán),實際動用資金41億港元便可完成收購。
輿論紛紛之下,李嘉誠解釋,主要原因是嘉宏盈利能力有限及業(yè)務(wù)與長實、和黃重疊。并聲稱不會提高收購價格,如有人肯出5港元的價格收購,他會考慮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