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聽懂孩子的話外音
幼兒園放學了,門前擠滿了家長,都是來接孩子回家的。張奶奶也是其中一員,她焦急地望著從門里走出來的孩子們,尋找著小孫子亮亮的身影。
終于,她看到了,不過亮亮看上去好像不是很高興,張奶奶走上前去,問道:
“怎么了?大孫子,碰到不愉快的事情了嗎?”
“今天小明帶了一本漫畫書,可好看了,小朋友們都聚在他的身邊看,我也去了,可是沒搶過他們,沒有看到?!绷亮廖卣f道。
“那就明天借來看唄!”張奶奶答道?!翱墒敲魈焖遣粠碓趺崔k?。?/p>
那我不就看不到了嗎?奶奶,你知道嗎?那本書可好看了,小明說是他爺爺在書店給他買的,就在他們家小區(qū)旁邊的那個書店?!绷亮琳f完后用類似乞求的眼光看著奶奶,可是張奶奶并沒有發(fā)現(xiàn)亮亮的意圖,依然自顧自地說道:
“沒關系的,不就是一本漫畫書嗎,小明要是明天不帶來的話,你就跟他說一聲唄,說你要看,讓他過幾天再帶來借給你看不就行了嗎?”
“嗯,我知道了?!绷亮琳f完便悶頭向前走,不再理奶奶了。這一路也沒有說話,弄得張奶奶很是奇怪,不知道亮亮為什么突然變成這樣。
回到家后,亮亮看到坐在沙發(fā)上看報紙的爺爺便跑了過去,跟爺爺說:
“爺爺,爺爺,你知道嗎?小明今天拿了一本漫畫書,可好看了,是他爺爺買給他的,就在他家小區(qū)的旁邊的一個書店。”
“哦,我們亮亮今天在幼兒園表現(xiàn)得怎么樣???”爺爺聽完后隨口問道。
“我向小明借那本書了,可是大家都向他借,我沒搶到,可好看了,就是在小明家小區(qū)附近的書店買的?!?/p>
“嗯,那就明天借來看,趕緊寫作業(yè)吧,我大孫子最聽話了?!睜敔斦f完便接著看他的報紙了。
亮亮看爺爺沒有要再說話的意思,自己悻悻地走回了房間,一個晚上都沒有說話,爺爺奶奶還感到很奇怪,不知道小孫子今天是怎么了。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都是有話直說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越來越委婉,就像例子中的亮亮一樣。亮亮之所以一遍遍地提起小明買書的那個書店,是在提醒爺爺奶奶,自己也想要一本同樣的書。爺爺奶奶顯然沒有明白亮亮的意思,以至于最后搞得亮亮很不開心,爺爺奶奶也很疑惑,想不明白問題出在了哪里。
小孩子是需要夸獎的,更需要理解,因為他們還不足以承受打擊。當然,在孩子的世界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打擊,這里所說的打擊,實際上是大人沒有正確理解孩子的意思,而給孩子帶來的情緒上的傷害。他們的心智還沒有成熟到可以認清是爺爺奶奶沒有明白自己話里的含義才沒有提出給自己買,在他們的心里,肯定會以為是爺爺奶奶不重視自己才會不理會自己的意思,而不去給自己買那本漫畫書。這樣一來,就會在孩子的心里種下一粒種子,覺得爺爺奶奶不重視自己,覺得自己被忽略了。時間長了,那顆種子就會生根、發(fā)芽。
孩子的內心雖然不夠強大,但同時他們對失落的感知也不是很強烈,我們可以想象,亮亮可能第二天就忘了這件事了,依然是一副開開心心的模樣。
可是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改善,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孤獨、越來越內向。
由此可知,正確理解孩子的意圖是很重要的,家長要聽出孩子的話外音,了解他們的真正意思。之后,按照他們的意思給他們一個答復,哪怕這個答案并不是他們想要的也一定要給。因為這是在告訴他們,雖然他們的想法比較幼稚,但大人已經(jīng)注意到了他們的意思,已經(jīng)意識到了他們的存在,這是在給他們一種尊重。
孩子的內心是脆弱的,需要大人去呵護,作為家長就是要仔細地聽孩子說的每一句話,注意到孩子說話口氣變化時的情緒變化,做一個善于觀察的老人,才能夠更好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小結 了解一個人是需要智慧的,特別是孩子,想要了解他們的內心需要更多的智慧。孩子的內心也是有規(guī)律的,多注意觀察,對比孩子的前后表現(xiàn),就能夠察覺到孩子內心的真正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