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個人炫耀什么,證明他缺少什么。擴而大之,也許可以這么說:存在于這個社會中的人炫耀什么,是因為這個社會需要什么。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男人的生存壓力很大,初出茅廬的男人,更渴望抓住一切機會——投資或者投機,但是總有一些人,即使不惜一切,最后也總要面對“恨爹不成剛”的事實,這時候他們難免會陷入一些“標簽困局”。
很多男人熱衷于給自己貼標簽,他們以為,貼上了某些標簽就會屬于某個人群——擁有這個人群的一些特征、資源或者財富,享受這一人群的待遇甚至特權(quán)。但是,現(xiàn)實中,他們總是不小心陷入“標簽陷阱”。
“國民黨高干家庭”的標簽盡管有,倒是不多見。我的某個同學(xué)的表妹,認識一個被她叫做“阿黃”的男朋友,一度號稱自己是“大清正黃旗后裔”。據(jù)說某年大雪之后,她忽然心血來潮想去阿黃那邊看看老城區(qū)的雪景,于是順便打電話約了一下阿黃。結(jié)果接電話的是阿黃的媽媽,她說她的兒子可能出去上廁所了?!澳愕葧喊桑仡^我讓他給你打回去?!?/p>
后來,阿黃自嘲說:“遠的不用說,就是回到150年前,我如個廁還不得兩個太監(jiān)伺候著!”
同學(xué)的表妹一聲嘆息之后,決定接受骨感的現(xiàn)實,因為她始終喜歡阿黃的幽默。
表妹的前男友是一個海龜(“海歸”的戲稱)。海龜認識表妹是因為海龜要找工作,而表妹曾經(jīng)和海龜一同參加面試。海龜2000年前后就出國讀書了,花掉家里60萬元,讀的是英國一個據(jù)說很知名的學(xué)校。
海龜?shù)降资呛}?,還是有一番氣派的,起碼知道的服裝品牌要多一些,而且最具誘惑力的是,還能說幾句地道的倫敦腔。
海龜一邊四處找工作,一邊在閑暇時向表妹普及一些海外見聞,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基本上就是這樣一副腔調(diào):“兄弟我在英國的時候……”讓表妹誤以為,在自己祖國四處碰壁的人,在國外過得一定是人模狗樣虎虎生威的。加上海龜周末總喜歡帶著表妹四處體驗“英國經(jīng)驗”,表妹深以為這是個精英鉆石海龜品質(zhì)男。
表妹彼時已工作幾年,所以也想辦法幫海龜張羅工作的事情。她將海龜?shù)暮啔v推薦給一個師兄。師兄很給力地四處幫忙,最終,簡歷被退回了。
那個并沒有排到世界500強的公司,經(jīng)過幾輪面試,幾乎都談好待遇了,最后竟然釜底抽薪,堅決拒海龜于門外。師兄轉(zhuǎn)告表妹的話是:這位海龜不符合他們的要求。
表妹眼看偶像坍塌,自然是氣不過的,找?guī)熜掷碚?。師兄原想息事寧人,奈何扛不住表妹較真,只好如實相告:海龜就讀的學(xué)校在英國排名倒數(shù)前十。
倒數(shù)前十又如何?盡管表妹心有不甘,但是豪氣還是瞬間短了不少。
師兄繼續(xù)說:“其實他并沒有讀完,因為,開學(xué)的名冊上有他,但是畢業(yè)的名冊上并沒有他。”
表妹愣了一下,繼續(xù)追問:“你們這個職位不是說了并不看重教育背景的嗎?”
師兄無語,是啊,不是很看重教育背景,但是,如果你出國玩了一年半回來,總不能說自己是學(xué)成歸來吧?
后來,表妹也終于在海龜那里問出一些實話,原來,海龜在申請留學(xué)的時候,就是怕功課太過繁重,所以申請了一個容易讀并且容易畢業(yè)的學(xué)校;但是到了那個學(xué)校之后才發(fā)現(xiàn),食堂伙食還不如自己在國內(nèi)就讀的那個二類本科學(xué)校的伙食,住宿費卻貴出很多——而且,盡管是在英國的某個大學(xué)讀書,但是周圍都是像他一樣兩眼一抹黑就被空投到大不列顛的中國有錢人的孩子。郁悶之下,海龜將父母給他備用的錢拿來做生意了,最后混個不賠不賺地回到故土,靠腦門上扣的一塊“海龜”的章,準備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