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到坂本散心,巧遇雪花紛飛

和父親去旅行 作者:陳銘磻


通往比睿山山道,猶似橫渡時光隧道而來的一條雪光長河。

從石山寺車站搭乘京阪電車到比睿山下的坂本站,天空竟在不留神之際,飄下細細柔柔的薄雪,雪落在身上,雪飄到臉上,不由得使人興奮起來,這無意間撞見的飄雪景象,是旅途中絕美的景致,有了雪的存在,我相信比睿山的美就不會僅一種姿勢而已。

雪對我來說,已然不只是一種美的象征,但對第一次到京都的三個孩子而言,恰為一種美的撞擊,眼前比睿山山頂覆蓋一層白茫茫的雪色,路途看似不近,若想看清它雪白的真面貌,徒步上山,雪的美色應該可以隨處觸摸得到。

在悠然自得的自助旅行中,我始終堅信,這種偶遇的美景確實到處存在。

從坂本車站依循大馬路的指示標前進,眼前可見山巒疊翠的青色山脈,但馬路兩旁的住戶民宅、屋檐或庭園卻仍殘留不少寒冬時節(jié)飄落的厚厚積雪,我從背袋里取出相機,沿路拍照,強烈感受一段我所喜歡的雪如清純愛戀般的歡喜興味。

傾慕雪光一如傾慕黑夜里的月光一樣,飄雪的坂本之于琵琶湖畔的比睿山,是愛戀璀璨伸展的象征,我幻想中的比睿山,必定擁有美麗的雪之微光和輕靈優(yōu)雅的寧謐山巒,在閃爍亮澄光芒的叢叢松杉林木間,靜靜屹立。

如此一說,使我感覺通往比睿山山道,猶似橫渡時光隧道而來的一條雪光長河,我看三個孩子邊走路邊停下腳步玩弄起路邊雪堆,玲瓏晶瑩的白雪,就像橫越一座座山峰從天際飄零而至,這時,不遠處的山巔涌起層層嵐氣,夾雜路旁林梢忽遠忽近的雪白亮光,以及小渠水聲、烏鴉啼聲,使人難掩心中無法言喻的幾許歡喜心。

走過約莫十來分鐘寬廣的馬路之后,路變得曲折,也變得更為狹窄,山麓一片靜寂,連原先來往的汽車聲音也聽不見了。

余韻裊裊的山間景觀,在鋪滿落葉與雪堆的樹蔭路上,在山襞翳影籠罩的林間道上,我下意識感到從比睿山徑一路走來,不若登山一般的讓疲累不斷擴張,我停下腳步,眼前彰顯一座偌大的鳥居,上書“日吉大社”四字。

根據(jù)日本觀光協(xié)會的資料說明,日吉大社是位于滋賀縣大津市的神社,為一座名神大社,舊社格為官幣大社,是日本全國約2000座日吉、日枝、山王神社的總本宮。

日吉大社位于比睿山山腰間,四周綠樹環(huán)抱,占地面積達0.43平方公里。神社內許多建筑都已成為文化遺產。公元16世紀末建造的“東西本宮”又稱正殿,是日本建筑史上稱為“日吉造”的一種獨特建筑樣式,這種建筑只存在于公元10世紀建造的日吉大社中。大社屋頂三方筑有房檐,造型獨特。而被指定為國家重點文化遺產的“日吉三橋”,是由大宮橋、二宮橋、走井橋三座橋組成。每年4月12日到15日,這里會舉行被稱作“例大祭”的祭祀活動,有許多神輿加入,熱鬧非凡。

讀資料,賞景色,我們父子四人走在山間,從最初無意中搭車過來,一路探尋,終于讓隱身在枯澀不安之后的陌生不明,得以清新明燦地看清楚雪中的比睿山,竟隱匿著世外桃源般的圣潔之美。

積雪高高垂掛在比睿山山麓的松樹間,就在我看得發(fā)愣,急于找尋雪姿美態(tài)的蹤跡時,孩子們像發(fā)現(xiàn)新的景物一樣,嚷道:看到比睿山纜車站了。

時光膠囊

喜歡孩子們第一次見到雪的驚喜模樣,不論那是經由發(fā)現(xiàn)或創(chuàng)造,我都樂于參與其間,感受他們在驚喜之中,美的觸動,同時把那種觸動美的感受持續(xù)延伸。如果那種觸動是一種生命的覺悟,我寧愿他們可以從驚喜當中,獲得比沒有知覺或毫無感動更多的無與倫比的喜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