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良好的行為影響孩子
家長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家長的言談舉止、做事方法、行為習(xí)慣等直接影響孩子。所以,家長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帶給孩子壞的影響。
家長要想讓孩子早睡早起,自己就不要白天賴床不起,晚上玩游戲到大半夜。家長玩著游戲,卻催促孩子早點睡覺,孩子心里就會不服氣,認(rèn)為家長不講道理,時間長了就有反抗意識;家里來了客人,家長對人家不熱情,不好好招待,孩子跟家長學(xué),也就待人不熱情,沒有禮貌,交際能力就會較差;家長言語粗魯,說話常帶臟字,孩子學(xué)大人的做法,與人交談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冒出幾個臟字,影響形象……
有位家長,天天在家里說不讓孩子亂扔紙團,搞得屋子很亂。可是在公園里,媽媽隨手就把面包袋扔到了地上。孩子說:“媽媽,你怎么這么做呢?污染環(huán)境呀!”媽媽說:“一會兒有清潔工人來收拾的!”
家長要注意自己的每個細小行為,以身作則,才能要求孩子。在餐桌上,自己多吃菜,才能讓孩子多吃蔬菜少吃肉;自己勤于鍛煉身體,才能要求孩子堅持體育鍛煉;自己經(jīng)常探望父母,才能要求孩子多陪陪爺爺奶奶。
家長嚴(yán)格要求自己,以文明的被人稱道的行為習(xí)慣影響孩子,孩子就會向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3.以自己的愛心影響孩子
一個人有愛心,才會愛自己、愛別人,才會得到別人的愛。所以,要想自己的孩子一生幸福成長,必須令其有愛別人的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需要父母是個有愛心的人。
愛別人,從小事做起。尊敬鄉(xiāng)鄰,見面微笑示意,鄰里有困難,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愛護一草一木和小動物,不隨便踩踏小草,不故意折壞路邊的枝條,更不虐待小動物。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對孩子有愛心,關(guān)心孩子的溫飽冷暖、喜怒哀樂,孩子享受到父母的愛,內(nèi)心滿足,才會有愛別人的能力。
父母的做法使得孩子潛移默化中具有了愛的感知,孩子想表達愛意的時候,父母耐心地告訴孩子如何愛身邊的家人、同學(xué)、老師、朋友;如何愛護自己的學(xué)習(xí)用具;如何愛護自己的生活用品;如何愛護家里的每一件物品。如果孩子的做法很有愛心,父母就要夸獎孩子一下,讓孩子明白自己也是一個有愛心的人,這樣做不但可以促進孩子愛他人,更能讓孩子因為擁有愛人的能力而自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