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軍備戰(zhàn),建立八旗漢軍,爭取漢官歸附。漢軍的滿語稱“烏真超哈”,意為重兵。天聰五年(1631年),皇太極命令在漢民中征兵,十丁抽一,組成漢軍,由額附佟養(yǎng)性統(tǒng)率,專門練習(xí)火炮鳥槍,后金從此有了新式火器。八月,皇太極率軍攻打大凌河城,城中明軍“糧絕薪盡,殺人為食,析骸為爨”,仍堅持抵抗?;侍珮O一方面實行層層包圍的策略,擊敗明朝的援軍;另一方面展開積極的招降工作,明軍守將祖大壽被困,走投無路,求降。他根據(jù)后金兵部尚書岳托提出招撫明降官降將的建議,親自率眾貝勒出營一里之外迎接來降的祖大壽。祖大壽見到皇太極,欲跪,皇太極忙上前制止,遂行以滿族人最隆重的抱見禮。他和祖大壽一同進(jìn)入營帳中,設(shè)宴款待,親自為祖大壽斟酒。在祖大壽看來他是個敗軍之將,而今成為皇太極尊貴客人,和祖大壽一起投降的,還有副將劉天祿、張存仁、祖澤潤、祖澤洪、祖可法、曹恭誠、韓大勛、孫定遼、裴國珍、陳邦選、李云、鄧長春、劉毓英、竇承武,參將吳良弼、高光輝、劉士英、盛忠、祖澤遠(yuǎn)、胡弘先,游擊祖邦武、施大勇、夏得勝、李一忠、劉良臣、張可范、蕭永祚、韓棟、段學(xué)孔、張濂、吳奉成、方一元、涂應(yīng)乾、陳變武、方獻(xiàn)可、劉武元、楊名世等38人,他們成為八旗漢軍的骨干將領(lǐng)?;侍珮O爭取明朝降官降將,做到了真心誠意,令人感嘆。祖大壽在大凌河歸附后,表示愿意為皇太極賺取錦州,他被釋返錦州后,隱瞞了投降一事,又為明朝守錦州一年余,直到崇德七年(1642年)再次被迫降清?;侍珮O不計前嫌,仍予重用。明監(jiān)軍道張春,被俘后破口大罵,唯求速死。皇太極沒有殺他,讓他在沈陽的三官廟中講學(xué),為后金培養(yǎng)人才。
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極因得到元朝傳國玉璽,正式宣布稱帝,用滿、蒙、漢三種文字祭告天地,改國號大清,改年號崇德。從這時起,同明王朝爭奪最高統(tǒng)治權(quán)成為他一切活動的目標(biāo)。
皇太極在致力政治體制改革鞏固后金政權(quán)的同時,開始對朝鮮用兵。李氏朝鮮是明朝的藩屬國,薩爾滸戰(zhàn)役時,朝鮮曾出兵幫助明朝于東路攻打后金,后又支持駐守東江的明總兵毛文龍部,從海上襲擊后金,使后金處于腹背受敵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