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中國電視良知的守望者

保衛(wèi)電視 作者:李幸


序言:中國電視良知的守望者

黃匡宇

《孟子·滕文公上》有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币源嗣枋隼钚业呐c人、為文,正恰此公。讀完《保衛(wèi)電視》,相信讀者會首肯《中國電視良知的守望者》對李幸的第三本中國電視批評集的客觀指認。

曾是電視業(yè)者的學人李幸向來低調,2007年他在《關于批評式研究——“首屆中國電視批評高端論壇”發(fā)言提綱》 中還說:“我不是一個真正的學者或研究者,只會使一點批評的‘三腳貓’功夫?!比绻阏嬉詾槔钚沂恰叭_貓”就錯得失范了。其實,有著15年電視批評建樹的李幸,是位言之謙謙、霍霍舉刀,輕輕下刀但刀刀到位的面善學人。從他第一本批評集《告別弱智》(2000年)到第二本批評集《大眾立場》(2005年)到第三本批評集《保衛(wèi)電視》,無一不是在表白守望者對于中國電視傾注的“守望相助”良知。關于守望者應有的品格,李幸奉行的是以“捧”“相助”——“批評的另一個功能是‘捧’,‘捧’得準確、恰當,如果還能夠讓批評對象被‘捧’出方向感,那就離‘批評式研究’不遠了”。

《保衛(wèi)電視》對中國電視依然苦心相捧,刀刀見珍,個中精彩筆者一一品嘗如下表所示:

《保衛(wèi)電視》的篇目 序言作者的一句話鑒評 頁碼

一、經(jīng)營與管理 為大眾鐘愛電視的生存之道 2

1.走中國地方衛(wèi)視自己的路 上星了,群星各自如何燦爛? 3

2.從特色衛(wèi)視到品牌衛(wèi)視 好衛(wèi)視,發(fā)力而后生 8

3.海納百川 開放上海 上海是個富足而保守的地方 13

4.在欠發(fā)達地區(qū)建立跨媒體集團的啟示 中國媒體的問題在各自為政小打小鬧 17

二、綜藝與真人秀 中國電視開始自己走路 26

1.電視自己的制作時代終于到來 電影是電影,電視是電視 27

2.看“超女”與“快女” 殺手锏先聲奪人,湘人秉性使然 31

3.李宇春還是彭麗媛? 大眾電視大眾的人 33

4.關于我國的電視“選美” 中國乃美女之淵,就看如何汲取 35

5.電視即“真人秀” 秀出電視真諦 37

6.談談《中國達人秀》 平民秀的時代回歸 40

7.關于電視的政治 愛情是平民的政治 42

8.沒有自律就會有他律 在管理與自省間走鋼絲 44

三、新聞與資訊 還是電視傳播之本 50

1.當前中國電視新聞的出路 真直播何時呱呱墜地上天? 51

2.民生新聞,紅旗還能打多久? 已經(jīng)融入中國電視人的血液 58

3.只談《新聞日日睇》的“沖突” 沖突是節(jié)奏,節(jié)奏是心跳 62

4.要“關注”不要“關懷” 上帝才有資格關懷 65

5.民生新聞:距離真正的電視只有一步之遙 民生新聞的報道方式何時涉獵大事要事 68

6.《今日關注》關于“橫渡珠江”報道的情況與分析 政府工作思路如何浪擊珠江漣漪 70

7.電視氣象節(jié)目大有可為 掛一漏萬也不能輕慢出門看天的習慣 73

四、主持人 說話是電視與生俱來的元素 78

1.憶羅京 高處不勝寒 79

2.從中國電視的三次革命看女主持人 男人看女人,女人也看女人,男人呢? 82

3.電視主持人不是電影明星或語音教師 是民眾進入電視的橋梁 84

五、紀錄片 電視寫真電影難 88

1.把談話節(jié)目當紀錄片做 就會好聽又好看 89

2.關于紀錄片的一些隨感 紀錄片最不能容忍的是皮下注射 94

3.中國新紀錄片研究及電影史寫作 紀錄片最講究的是個性真實 96

六、影視劇 電影電視賴以生存的天地 102

1.從《外來媳婦本地郎》看中國情景喜劇的發(fā)展 情景喜劇被“山寨”及“異化” 103

2.《故鄉(xiāng)的云》觀感 鼓勵一下原創(chuàng) 107

3.看第79屆奧斯卡頒獎 奧斯卡虎皮漸漸難唬人了 110

4.幾部電影觀感 懶得置評,鳳毛麟角何時歸? 112

5.摸不著門的電視劇 電視劇是當代小說的意識流 114

6.電視劇是當代的小說 有那么點兒意思吧 116

7.電視劇的翻拍 原創(chuàng)的價值發(fā)揚光大 118

8.動畫片功能新解 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的無奈之舉 120

七、香港電視印象 可學的東西不多,能學的又難學 122

八、我的電視朋友 朋友遍天下,人生一大樂事 136

九、媒介批評 深思淺出,一針見痛,作者專長 146

1.2005國內電視批評回顧 有力的批評在行外,真正的批評在民間 147

2.關于批評式研究 真知灼見靠思想墊底 152

3.答客問:為什么不再“批評” 其實國人更喜歡“捧殺” 156

4.媒介批評死了? 批評研究的表象很熱鬧 157

5.好看而有留存價值 捧一本學術雜志還是可以的 160

6.《傳媒主張06黑皮書》候選點評 也是一種批評 162

十、新媒體與電視 電視基礎不斷生發(fā)新媒體 166

1.Web2.0對新聞、文化傳播與流通產(chǎn)業(yè)的影響 跟老網(wǎng)絡人聊天的記錄 167

2.視聽互聯(lián)網(wǎng)來了,電視咋辦? 電視從此獲得多條傳播渠道 174

3.新的傳播環(huán)境與電視節(jié)目編排 節(jié)奏揪心,細節(jié)亮眼 176

4.電視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家庭傳媒 電視是親和千家萬戶的“伴隨媒介” 181

5.電視淡季來啦 起伏則成浪,波峰浪谷乃生存之所在 183

6.最讓人輕松接受的傳媒 智力門檻最低的朋友 185

7.手機最靚,移動傳播最酷 移動意味著自由,動物本性回歸了 187

8.中國電視的機會與動向 人人做電視,有話語權就有真正的大眾電視 190

9.“80后”,該回家看電視了 襁褓里的電視觀眾長大了 193

10.“直播”種種 說易行難 195

11.扛住網(wǎng)絡沖擊第一波的電視 電視依然強大 197

12.今天我們如何做電視? 一家之言供眾家之行 199

品文如品茶,三品方知味。自謙“不甚學術”的李幸,奉獻給我們的《保衛(wèi)電視》里,篇篇文稿都暗藏著保衛(wèi)電視的玄機,“電視老人”讀來免不了擊節(jié)相贊,“電視新人”讀罷三思免走彎路,“電視偽人”讀完正好矯正各自長篇大論的蒼白,這便是中國電視良知守望者李幸對中國電視的實在保衛(wèi)。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