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是我家兩個寶貝最喜歡去的地方。從小開始,我讓他們放學后到圖書館,最重要的是課業(yè)結束之后,他們可以隨著自己的喜好看喜歡的書籍,做想做的事。
孩子們現(xiàn)在長大了,還是延續(xù)著小時候的習慣,在假日到圖書館借書,或是借市面上很少看到的紀錄片。最近他們開心地和我說,圖書館也隨著時代進步信息化了,可以上網查詢想找的書籍,看看有沒有被借出,而被借走的書還可以排隊預約。因此,就算家里沒有寬敞的書桌和豐富的藏書,只要善用圖書館的資源,把它變成書房和教室的延伸,就可以提供完美的讀書環(huán)境。
豐富的知識量來自于課外讀物
研究證明,一個孩子的課外閱讀量要達到課本的4-5倍,才會形成良好的語文能力。喜歡閱讀的孩子多半能從書籍中學習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能力,想象力也比較豐富,所以,早點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等于在孩子的大腦建立豐富的知識數(shù)據庫。
生活中,一旦出現(xiàn)各種新訊息,大腦便會運用數(shù)據庫的內容解決問題,兩者結合之下,孩子的思考力與判斷力才會更靈活,理解力與學習力也會明顯增強。閱讀的能力與習慣累積之后,孩子的語匯能力也變得更多元,不但有助于說話技巧的提升,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也會因為見多識廣,而變得天馬行空。
如果孩子喜歡漫畫書,家長不要認為漫畫是毫無營養(yǎng)的課外讀物,現(xiàn)在有很多漫畫的故事內容很有創(chuàng)意與啟發(fā)性。在看漫畫的過程中,或許能夠啟發(fā)孩子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就像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讓他們吸收新信息,做另一種學習,而漫畫運用了大量的圖像與繪畫技巧,讓孩子用不同角度欣賞藝術、深入美學,也是不錯的學習方式。
假如孩子偏愛看歷史、科幻等文學相關的課外讀物,別因為這些內容不在考試范圍,就禁止他們涉獵,也許這些內容對分數(shù)沒有加分的效果,但對他們的思考力、邏輯力與推理能力有很大的幫助,這些能力的養(yǎng)成不見得能在課業(yè)內容獲得滿足,不過對孩子的未來卻是非常有用的,因此,只要孩子不是閱讀有害思想的書,父母不需太擔心,或許這些課外讀物正以驚人的速度在孩子腦內形成知識。
我的女兒上大學以后,開始玩攝影,我時??吹剿龔膱D書館借了一堆和攝影相關的叢書,其中包含許多攝影原理的書籍,甚至還有法國、英國、美國、日本的攝影集,她和我說:“雖然看不懂某些國家的文字敘述,但是光從相片就能感受到攝影者的心境。”我也因為她的關系,開始翻閱攝影集,和女兒一起討論攝影者拍照時的想法。
不過,有些孩子是不愛閱讀的,家長不需要強迫他們讀書,而是要引導孩子如何讀書。多帶孩子逛書店,讓這個習慣逐漸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或者把書當成獎勵品送給孩子,不僅可以增進知識,還能培養(yǎng)閱讀習慣,相信在你營造的讀書氛圍下,他們一定會漸漸地對書產生興趣。
我并不認為攝影書籍是所謂的閑書,或是沒有意義的書,我前陣子就讀完一本森山大道的攝影集《晝的學校夜的學?!?。我和女兒都很喜歡他對攝影的論點:“每次快門的聲音,就跟我心臟的跳動一樣;每次拍下來的畫面,就跟我走路的步伐一樣?!?
他的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攝影的熱愛,而他的所有作品都是以黑白底片呈現(xiàn),擁有非常強烈的個人風格。從暗房技巧、底片、相機及鏡頭的掌握,直到攝影手法拍攝風格,通過這本攝影書籍,我彷佛看到作者游走在日本街頭,一邊按壓快門,一邊深入街道,跟著他一起探訪異國巷弄。
所以我的觀念是,任何書籍都有它存在的意義。漫畫書可以逗人開心,工具書能夠讓人更上一層樓,勵志書足以發(fā)人深省。透過閱讀增長知識,并且從書籍中和許多作者產生心靈交流,將喜歡的詞句、觀念,轉化成自己未來可以使用的想法,因此我希望我的兩個孩子能夠大量地閱讀課外讀物,豐富自己的腦容量。
名人教育故事——比爾·蓋茨
微軟公司的創(chuàng)辦人比爾·蓋茨出生于美國西雅圖的富裕家庭,他成功致富的故事讓世人津津樂道,許多人對他的家庭背景相當好奇,也對蓋茨父母的教
養(yǎng)方式很感興趣。比爾·蓋茨的父親是位律師,從小生長在優(yōu)厚家庭的他卻沒有紈绔子弟的懶散惡習。事實上,比爾·蓋茨相當獨立,這是因為他的父親老蓋茨從小灌輸
他“要憑個人能力與努力賺取生活所需”的教育理念所致。在西雅圖律師事務所工作期間,老蓋茨將撫養(yǎng)孩子的工作留給了妻子瑪麗。由于在富裕的家庭長大,因此她希望孩子穿著得體、守時重信、熱情好客。
老蓋茨說,兒子在11歲時,就表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智力水平,經常向父母問一些國際關系、商業(yè)和生命本質的問題。這些問題很有趣,不過卻令他的母親感到不安。
此時,蓋茨已經開始頂撞母親因為他感覺到她想要控制他,最終,兩人爆發(fā)了一場激烈爭吵。夫妻還帶孩子去看了心理醫(yī)生。比爾·蓋茨后來回憶到當時他向心理醫(yī)生表示,他正想與控制他的父母爆發(fā)戰(zhàn)爭。而當時心理醫(yī)生告訴老蓋茨夫婦,他們的兒子最終將贏得勝利,最好減少對他生活的干涉。老蓋茨聽進去了這番忠告,他知道兒子與自己的成長環(huán)境截然不同,并且認真地反省
了自己的行為以及與孩子的相處之道。老蓋茨夫婦最終掀開了撫養(yǎng)孩子的重要一頁:選擇放手。他們從13歲開始,比爾·蓋茨就具有獨立性。有些晚上,他會去華盛頓大學享受免費使用的計算機。大四時,他休學去華盛頓州南部的發(fā)電廠做了程序員,他的父母對他非常支持。當比爾·蓋茨從哈佛退學,搬到新墨西哥州阿爾帕克基開創(chuàng)微軟時,他們默許了,這樣的決定通常很難獲得父母的支持。
在父母親的自由教育下,比爾·蓋茨成了億萬富翁。老蓋茨說,兒子對事情的看法非常頑固,我們家庭的活力就是在這些事情上不要干涉他,因為這只是浪費時間而已。并且他還驕傲地表示兒子是通過勞動與努力,而獲取報酬與成功的最佳例子。
*擎天小叮嚀
由比爾·蓋茨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興趣是通往成功的階梯再搭配父母適時地放手和指引,就能成功。秉持幸福就是要走難走的路,相信孩子最終能獲得不小的成就。
全書選載完畢,更多精彩,請見原書。呼吁讀者購買正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