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中國的男人普遍缺少“青春期”(3)

戀愛時不折騰,結婚后不動搖 作者:曾子航


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種對集體意識的弘揚,必然導致對個人意識的忽略。讀中國歷朝歷代的文獻著作,你幾乎找不到關于“人格”“靈魂”“個體”等方面的論述,反倒傾向于將個體設計為一個“身”,“由吾之身,及人之身”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須由他人來界定,這也是符合儒家關于“仁者,人也”的定義。

美籍華裔著名學者孫隆基先生在他所著的《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中是這樣闡述中國人的“身”的。他說:“中國人是用‘身’這個名詞來指稱自己的,例如說‘本身’或‘自身’,如果譯成英文,就變成了this body of mine,亦即是指不包括靈魂或精神的人之肉體部分。至于有關本人的指稱在英文里是self,有自己的人格(one’s own person)的意思。親自去經(jīng)歷或去做一件事,在英文里也是用oneself這種人格指稱,在中文里卻是用‘親身’等詞。英文中on hie person 在中文里也被譯成‘在他身上’。至于人格侮辱在中文里則被稱為‘人身攻擊’,如果倒譯成英文就反而變成了physical assault,而不會使人聯(lián)想到是對一個完整形態(tài)的“人”的攻擊。”因此,孫隆基得出一個結論:“中國人對自己對別人都只有‘人身’觀念,而沒有‘人格’觀念?!?/p>

其實,在漢語中,“身”的定義除了指稱自己,還包括人生、生命。比如人的一生就用“終身”來形容,儒家對士大夫的理想要求則是“安身立命”。推而廣之,中國人對“身”的這種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比如一個人的家庭背景叫“出身”,家庭財富叫“身家”,一個人的地位和價值叫“身價”,生存狀態(tài)明顯改善叫“翻身”,為了某種理想奉獻自己叫“獻身”,如果獻出的是自己的生命則是“舍身取義”或叫“殺身成仁”。

即便在為人處世當中,對“身”的強調(diào)也是屢見不鮮。假如一個人在社會上無法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叫“身不由己”,為了保護自己,只好“明哲保身”,倘若連自己都保不住,那就是“自身難?!保悴缓眠€要賠上“身家性命”,到時,那就永世不得“翻身”

因此,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就帶有很強的“身體化”傾向。這種身體化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吃飯”和“安身”成了中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大追求。過于現(xiàn)實,缺乏對人生的“終極關懷”。

或者說,只要這兩樣滿足了,就無可無不可了,至于什么精神、情感、信仰似乎都無所謂了。(有些自由派知識分子認為,在中國,為什么民主觀念和公民意識始終無法做到深入人心,問題的核心就在于此。)而“吃飯”和“安身”似乎又相輔相成、彼此照應的。孔子很早就說過,“民以食為天”,中國人見面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吃了嗎?”,找工作有時候也被說成是“混口飯吃”,在一個單位混得好,叫“吃得開”,混不好,叫“吃不開”,如果日子過不下去了,叫“揭不開鍋”,朋友之間交往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請客吃飯”,甚至拉交情走后門也得首先用“吃飯”這一招作為見面禮。而我們“混口飯吃”除了養(yǎng)活自己之外,還要養(yǎng)活一家老小,比如撫養(yǎng)孩子,贍養(yǎng)老人。養(yǎng)孩子是為了養(yǎng)兒防老,傳宗接代,養(yǎng)父母是為了恪盡孝道、養(yǎng)老送終。中國文化的現(xiàn)世取向,使人把生存的意向集中在世俗中,不像世界上其他的高級宗教那般,具有“超越”與“拯救”的因素??鬃诱f過:“未知生,焉知死。”這種徹底的“現(xiàn)實主義”是導致中國文化重“身”不重“心”的深層原因。中國人沒有世俗生活之外的“超越意識”,缺乏“終極關懷”,一切以“身”的安頓為依歸,造成“有一口飯吃就行”的極端世俗化的人生態(tài)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