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婚姻中可怕的“情感失語癥”(4)

戀愛時不折騰,結(jié)婚后不動搖 作者:曾子航


總之,無論在戲曲影視還是日常生活中,中國男人的總體形象都不盡人意:不是太被動、太軟弱、太窩囊,就是不會關(guān)心人、體貼人、照顧人。

中國男人不善表達可謂歷史悠久,源遠(yuǎn)流長。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就在《論語》中反復(fù)強調(diào),“君子要吶于言而敏于行”,提倡少說多做,這本來沒錯,但孔子過份看重人的“老實本分”,對能說會道之人總是心懷警惕,稱之為“巧言令色”,這就有點“矯枉過正”了。試想,一個男人無論什么場合都嚴(yán)肅認(rèn)真,不茍言笑,你還能指望他回家見了老婆一下子展露出“吳宗憲”似的口若懸河嗎?除非他有分裂型人格障礙。

2、 大男子主義嚴(yán)重,潛意識里面認(rèn)為跟自己心愛的女人卿卿我我,纏纏綿綿非大丈夫所為,搞得個個都跟盆里的洋蔥似的——裝蒜。

中國古代有一種愛情觀很荒謬,但又很有市場,那就是男人不能太癡情,否則乃沉迷女色,不務(wù)正業(yè)??纯粗袊鴼v史上那些為愛情獻身的皇帝們,從商紂王、周幽王,到陳后主、唐明皇,宋徽宗,不是亡國之君,就是上了昏庸之主的黑名單。好像一個真正的男人都得遠(yuǎn)離女色才正常。否則就是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反過來要想英雄氣長,就得兒女情短。搞得中國古代的英雄好漢各個都跟性冷淡似的,離女人遠(yuǎn)遠(yuǎn)的。無論正史還是野史中,我們只看到英雄們在怎樣地“精忠報國”,看不到他們跟戀人、跟老婆如何地“纏綿悱惻”,

那有沒有沉溺于兒女情長的英雄呢?有倒是有,但大都英雄氣短,他們或者是失敗的英雄,如舍不得虞姬的項羽;或者是短命的英雄,如娶了小喬的周瑜;或者是一身污點的英雄,如愛上貂嬋的呂布,還有由英雄變成狗熊的,如放不下陳圓圓的吳三桂,他們無一例外都有女人疼女人愛甚至有女人心甘情愿為他們獻身,而且他們遇到的都是如稀世之寶般的絕色美女,可這些美女帶給他們的不是什么好運氣,而是大麻煩。項羽霸王別姬之后烏江自刎,半生基業(yè)付之東流;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把大明江山給活活斷送了,最后一世英雄淪為了人人唾罵的漢奸。所以,兒女情長的結(jié)果,就是英雄氣短了,那么反過來說,要想“英雄氣長”,就得“兒女情短”。

難怪易中天在他所著的《中國的男人和女人》一書里發(fā)出了“一聲嘆息”:《紅樓夢》通篇說愛情,卻一個英雄也不見,《水滸傳》遍地是英雄,卻半點愛情也難尋,這大概也是造成中國古代的英雄好漢“性冷淡”的一個原因吧。(這跟西方神話傳說中英雄救美女,美女愛英雄全然不同,人家俠盜羅賓漢也好,郁金香方方也罷,都是美人如玉劍如虹,東邊我的美人兒,西邊大河流,既征服敵人也征服女人,咱們正好相反,建功立業(yè)必得舍掉兒女私情,否則就是重色輕友胸?zé)o大志的酒色之徒!)

實際上,不會戀愛、不懂浪漫,不解風(fēng)情基本上屬于中國男人的“通病”,他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自己的青春階段縮短或抹殺,從父母眼中的孩子直接跳接到婚姻的現(xiàn)實中。我身邊就曾有好幾位已婚男人悄悄告訴我,他是為了父母才去結(jié)婚的,并沒體會到什么婚姻的幸福感。也基本上沒怎么談過戀愛,結(jié)婚都是父母安排的。除了偶爾會流露出一點失落,也沒覺得有什么太多的遺憾。

有時候,中國男人的“情感失語癥”還會表現(xiàn)出另一種非常極端的方式:那就是用性作為擋箭牌,通過不斷的變換情侶追求一種空洞的男性虛榮感。

一直以來,中國的男人和女人是生活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愛價值系統(tǒng)中:男人必須理智而堅強,不可太軟弱和情緒化,但可以放縱性欲,如果一個男子性格過于外露,情感過于豐富,就會被人恥笑為“娘娘腔”,或“不像個男人”。所以,男人去風(fēng)流不是罪,會流淚倒是錯;女人正好相反,感情豐富理所當(dāng)然,淚眼朦朧更會惹人愛憐,但必須壓抑性欲,否則就是“人盡可夫”的蕩婦。不知不覺中,男人傾向于把親密訴求訴諸于“性”,女人則把親密訴求過度情感化或情緒化。

雖然“萬惡淫為首”是中國人文化潛意識的重要內(nèi)容,但對男女的影響是不太一樣的。男人則是結(jié)婚前一定要乖,結(jié)婚后“怎么著”都行,只要別影響婚姻。中國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如今則對已婚男人的外遇普遍持寬容態(tài)度恐怕與此相關(guān)。而對女人,“淫”則是頭號大敵,無論各個年齡段的女性,都要把“守貞”當(dāng)成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wù),否則就是“不潔”,這也是“處女情結(jié)”為什么在中國如此大行其道的文化心理所在。(詳見下節(jié))有些男人跟我直言,他喜歡上床實際上就是把情感表露轉(zhuǎn)化為情欲宣泄,因為只有在床上,他才感覺自己像個男人,他害怕女人看穿他的軟弱,只有通過不斷的變換情侶來證明自己的男性魅力。其實,這也是一種“情感失語癥”,只不過用性來掩蓋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