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至今離開家已經(jīng)四年,因為母親,因為母親的情人。
母親本來應(yīng)是多么美好的字眼,可是在清晨的印象里,母親就是陌生人的同義詞。母親在她四歲那年拋棄了她只身去往法國巴黎,再也沒有回來,有的只是每個月豐厚的生活費用。
如果親情需要用金錢來支撐,那是何等地悲涼。
葉清晨在四歲那年失去母愛,十年以后,離開收養(yǎng)自己的那個男人,然后開始無目的的流浪。她出行的時候只背著一把沉重的古箏,古箏是母親唯一留下的物件,如果沒有了古箏,葉清晨感覺自己就真的是孤單一人了。至于收養(yǎng)她的男子,葉清晨真的不想再提,雖然時常充斥在周圍,他的味道,他的聲音如鬼魂一樣糾纏不散。
她遇見開吉普車的這個男子時,正是她流浪的第四個年頭,從湖南的鳳凰開始,那是葉清晨第一個到達(dá)的地方。鳳凰是一個城,更是她的故鄉(xiāng),葉清晨的姥姥就土生土長在這里,姥姥已經(jīng)九十多歲,老眼昏花,連自己都不能照料,時常需要鄰里幫助,又怎么來照顧年少的葉清晨。清晨在那個水鄉(xiāng)停留了幾日,便離開,開始四處奔波,她有時候走在深山里,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去向哪里,也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要這樣走下去,如果行走可以失去記憶,那或許是最好的解釋。葉清晨想:我是在遺忘時光嗎?可是如此年少,又有什么值得殘酷的需要遺忘的時光碎波。
這四年,她穿越湖南、江西、貴州、四川、云南、廣西等省區(qū)。十六歲的時候在大理古城的一家茶餐廳彈奏古箏,她人長得可愛,古箏有來頭,更重要的是清晨的音樂天賦。她不記得自己學(xué)過古箏的彈奏,只是一種前世的記憶讓她行云流水嫻熟得要死。為什么?鬼才知道。在那個茶餐廳做了一年,并用空余的時間學(xué)習(xí)了高中的課程,算是有了考大學(xué)的資本,但是清晨始終認(rèn)為自己不是校園里的學(xué)子。她需要的是更寬廣的原野。她在第四年離開南方,坐火車去往西寧,青海省的省會,歷史悠久的內(nèi)陸城市。那是一個夏季,炎熱得皮膚脫皮,火車穿越千山萬水,穿越一條條寂寞的隧道,葉清晨爬在窗口上時,時常想,那隧道里有沒有生命,那生命是何等地寂寥。而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這年的清晨正好十八歲,風(fēng)華月貌,未熟前的青澀模樣。長發(fā),烏黑的眼珠,因為長時間的奔波,皮膚沒有江南女子的那種晶瑩剔透,而是泛著微黃,毛孔也粗大。但是清晨還是遺傳著江南女子曼妙的腰肢的,那婉約的風(fēng)情更是萬筆難述。也是在這一年,在清晨見識了北方的大漠黃沙,北方的粗獷豪爽,北方的干裂悶熱之后,在這個蠢蠢欲動的夏天,葉清晨想談一場戀愛。她感覺自己終于成熟,終于可以正常地找一個男子了。
天微亮的時候,她起床在小賓館的天井里擦拭古箏上的灰塵,身旁是寬厚的梧桐樹,巨大的蔭涼下,是一口深井,井水甘甜清涼。清晨就從深井里提出水來,邊喝上一口,邊擦拭古箏的琴弦,箏的弦就是其生命的靈魂,需要用最干凈的清水。這是誰告訴她的呢?她似乎也模糊不清了。在這個時候,那個開吉普車的平頭男子剛跑步回來,他站在清晨的身后,默默地看清晨美妙的姿勢。他開口問她:你要去往哪里?
清晨回頭看見平頭男子,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他的眼睛深陷下去,如面前的深井。她回答:不知道。她真的不知道,她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來西寧,以后又去往哪里,她的人生似乎從四歲那年就開始茫然沒有方向。
男人說:跟我走吧。我?guī)闳ダ_。
清晨說:好,我們今天就走。她背起古箏,靜默地看向面前陌生的男人。
男人開一輛二十世紀(jì)八十年代的吉普車,黑色的外殼,車型很大,如北方的男子一樣粗獷,發(fā)動機(jī)轟隆地響,如北方的男子一樣有力。清晨坐在副駕駛座上,車在荒原上馳騁,路過青海湖的時候,男子下來加水,葉清晨面向青海湖,突然有種跳下去的沖動,似乎在湖里面有人召喚自己,那是什么?也是記憶嗎?
是吉普車開動的聲音拉回了葉清晨,她復(fù)坐上車?yán)^續(xù)朝著拉薩的方向前進(jìn)。夜晚搭起帳篷,男子煮了面條給葉清晨吃,早早地睡下,似乎聽見遠(yuǎn)方的狼叫。是在天亮的時候清晨才驚醒的,她醒來才發(fā)現(xiàn)自己赤身裸體地躺著,而那個平頭男子正匍匐在她的身上。她驚恐地推他,男人冷笑:我知道你喜歡的,我知道你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