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最好的醫(yī)生就是自己(2)

心法 作者:莊恩岳


第4日

最好的醫(yī)生是自己

“每個人的健康和壽命60%取決于自己,15%取決于遺傳因素,10%取決于社會因素,8%取決于醫(yī)療保健,7%取決于氣候影響。”自己決定自己的健康,不走無知的人生路。要把健康的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要把健康的希望放在醫(yī)生身上,更不能放在某種藥上??刻炜康夭蝗缈孔约海岣咦约旱纳眢w機能,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才是上策。不能把藥當飯吃,人類自身就有強大的抵抗力,譬如一個人如果有點病痛,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療養(yǎng),自己就會逐漸地恢復健康。因此我們自身的健康,絕對不能建筑在對藥物的依靠上。藥物只起到輔助的治療作用,主要還應該依賴自己機體的抵抗力和恢復力。

每日心法

健康主要取決于自己,“如果能夠做到起居有常、飲食有節(jié)、心理平衡、經(jīng)常鍛煉和科學學習等,就可以達到增強體質、保持愉悅心情、預防疾病的健康目的”。

第5日

若想身體安,三分饑和寒

吃飯很有學問,不能暴飲暴食。俗話說,若想身體安,便要三分饑和寒。吃得越飽,越不利于身體健康,決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許多案例佐證。有智慧人士忠告:“自己在吃飽之前,必須堅決地離開飯桌,以免成為愚蠢的豬?!北仨氈v究每天的飲食營養(yǎng),把每天的膳食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強調缺少什么就彌補什么。偏食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不能愛吃什么,就天天吃什么。如果經(jīng)常這樣,就容易造成營養(yǎng)不良。一個人對于飲食健康的無知,實際上也是一種悲哀。吃出健康來,是智慧生活的內容之一。要克制自己的偏食欲望,改正不良的偏食習慣。

每日心法

飲食平衡、心理平衡和環(huán)境平衡,是確保一個人健康的三大支柱。最好把住“進口關”。學習飲食科學,掌握吃飯學問,不能為吃而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