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0世紀90年代,美國人仍然對資本主義深信不疑,他們不斷地派顧問和亂出點子的人前往日本。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當時陷入了經(jīng)濟停滯,而且似乎難以快速抽身。美國人說,日本的大型銀行都成了“僵尸”,它們由日本政府支撐著,以免遭遇損失和尷尬。如果日本想要經(jīng)濟再次運轉(zhuǎn)起來,就應該讓這些銀行倒閉……讓自由市場決定……讓殘片在它們應該落下的地方落下。然后,資本家、企業(yè)家和充滿活力的商人將拾起它們,重建經(jīng)濟體系。
日本人沒有采納這一建議。直到今天,日本經(jīng)歷了長達19年的疲軟和時起時落的蕭條,它的經(jīng)濟仍處于下滑之中,今年估計仍會出現(xiàn)負增長。據(jù)稱,日本投資者總共損失了3倍于日本GDP的財富,相當于美國遭遇45萬億美元的損失。
數(shù)年前,我們預測當美國遭遇危機時,美國人將不會采納自己的建議。唉,不幸被我們言中。美國仍然讓僵尸活著,就像日本人所做的那樣。僵尸現(xiàn)在正吸著美國經(jīng)濟的血液。
當然,日本嘗試過抗爭,但是它的努力沒有奏效。日本嘗試過財政刺激(政府支出)和貨幣刺激(央行的政策)計劃。日本的財政赤字占GDP的6%,相當于美國背負1萬億美元的赤字。日本將利率削減到接近于零的水平,而且保持了數(shù)年。日本還能做些什么?
不過,2009年春,日本投資者的財富比起19年前還是少了15萬億美元。這就是我們說這些努力未能奏效的原因所在。或許,如果日本人沒有采取上述舉措,他們遭受的損失會更為嚴重。
無論如何,奧巴馬正跟隨著羽田孜、小淵惠三、森喜朗和村山富市的腳步。而本·伯南克同樣在跟著日本人走,他將會削減利率,就像日本銀行曾經(jīng)做過的那樣。
不過,日本與美國之間存在兩個重要的不同之處。其一,日本的經(jīng)濟更健康,擁有有利的貿(mào)易平衡以及巨額的儲蓄;其二,美國擁有世界儲備貨幣。
日本可以輕易地花費GDP的6%,試圖用政府支出來取代個人消費支出。日本人將GDP的19%化為了儲蓄,政府可以輕易地從人民手里借到錢-就像美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準備資金一樣。但是美國人現(xiàn)在無法從內(nèi)部籌措應對巨額赤字的資金,它沒有錢。它的人民沒有儲蓄,他們沒有存款來借給他們的政府。政府要從美國人手里得到錢只能通過削減個人支出或其他投資來實現(xiàn)。顯然,這不會帶來什么好處,因為現(xiàn)在美國的個人開支或投資并沒有上升。同時,美國政府也不可能從外國獲得無窮無盡的資金。外國人有儲蓄,但他們需要留著錢拯救自己的經(jīng)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