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試驗一下這個方法。只要把記事本上的紙撕下來,寫好之后貼在墻上即可?;蛘呷ベI塊比較大的白板,放在辦公室里。創(chuàng)造足夠的物理空間,讓信息能夠來回碰撞,讓想法得以不斷提煉,這樣可以激發(fā)自己的思維,而這也是死盯著電腦屏幕無法做到的。我建議你把解決問題時捕捉到的想法和需要用到的信息寫在紙上,而不是把僅僅需要被動參考的內容寫在紙上,原因就在這里。
消化吸收寫下來的信息。在我必須要閱讀某些材料并對此作出反應的時候,我也傾向于使用紙張。譬如,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每一章的內容我都多次打印出來。在閱讀打印草稿的過程中,我會作上標記,并在空白部分寫上批注。隨后會把批注文字輸入該章內容對應的文本文件,然后以電子郵件形式發(fā)送給吉姆。這種寫書的方式速度最快嗎?我表示懷疑。這種方式肯定也不是最環(huán)保的做法。(不必擔心,我可是一個資源重復利用的虔誠踐行者。)不過,在紙上修改文章,有助于發(fā)現(xiàn)在計算機屏幕上容易錯過的東西。我可以把一張紙撕開,重新排列段落或頁面的次序,而不必像在電腦上那樣記住哪塊內容已經(jīng)拷貝過了。
接收賬單。財務賬單是另一類我仍然愿意以紙質形式保存的信息內容(起碼到現(xiàn)在是這樣)。
你也許會想:“真的嗎?Google公司的前首席信息官竟然還會以紙質信函方式接收財務賬單?”是的。你可能也會因此重新考慮自己簽署的那些電子賬單吧。
我們稍事回顧,從信息目標方面看看這個問題。你接收賬單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接收這些賬單資料時的目標如下。
1. 確認自己的賬戶準確無誤。
2. 日后交給自己的稅務代理人(他需要根據(jù)紙質文檔進行登記)。
3. 按照美國國內稅務局的要求,有關賬單在完稅之后需保存7年。(稅務局規(guī)定美國納稅人的賬單需要保存3~7年不等,有時甚至需要無限期保存,具體要求取決于“有關文件記錄涉及的行為、開支及事項”。)
收到紙質賬單,可以很好地滿足前兩個目標。以傳統(tǒng)信函形式寄送的賬單自然很容易查收核驗:賬單一到,我就直接打開信封。除此之外,紙質賬單會定期寄送,從而成為一個一目了然的提示,提醒自己該查對賬單(或支付欠款)了。電子賬單發(fā)出對賬提示信息的時候,就不能提醒我們查對賬目嗎?當然可以。不過我要問你:較之傳統(tǒng)的紙質信函,你一天會收到多少封電子郵件呢?對于銀行自動發(fā)送的電子郵件,你真正看過多少呢?另外,會計師也愿意接收我提供的紙質賬單。由于我的賬單都是以信函形式寄送的,我對此要做的全部工作就是把它們分類存檔,等到日后要寄給會計師的時候,很容易就能找到。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假設我選擇電子賬單,而不是傳統(tǒng)的函件。那么,為了獲得每個月的賬單信息,我都要登錄相應金融機構的網(wǎng)站,在上面輸入自己的賬戶和密碼。然后進入自己的賬戶,點擊一個個的鏈接,找到當月電子賬單,最后把賬單內容下載到自己的計算機上。如果是繳稅期,我需要把賬單打印出來,并寄送給我的納稅代理人。最起碼也得給他發(fā)個電子郵件,讓他幫我打印出來。如果還有多個賬戶,那就得如法炮制。關鍵在于,這完全是自討苦吃,這可是跟高效率南轅北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