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必拓(3)

必和必拓:從礦山賭徒到巨無霸 作者:(澳)彼得·湯姆森


在巴達維亞,勞登與另一位工程師科尼利厄斯?德格魯特(Cornelius de Groot)討論了克魯克威特的報告,并認為報告的結論是荒謬的。 他請示總督是否允許他對勿里洞島進行第二次勘探。 此次行動是以范丘爾男爵為代表的荷蘭貴族與像勞登一樣的資產(chǎn)階級企業(yè)家們結成的一個同盟,因而比第一次勘探的陣容更為強大。

1851年6月,他們到達勿里洞島。 還是那位地方長官,他在自家的亭子中略備茶點來招待他們。但那位長官自己卻拒絕食用任何食物,這使得勞登擔心食物被下了毒,并叫同伴們要有所提防。 然后,勞登對這位地方長官說,無論他個人愿不愿意,荷蘭政府已經(jīng)決意要在該島上找到礦石,如果這次仍無收獲,那么還會派來更多的人。 這番話讓地方長官不得不接受現(xiàn)實。 勞登在日記中記錄:“我們到達后24小時就找到了錫礦。”

范丘爾男爵乘船返回巴達維亞,向政府報捷并代表合伙企業(yè)要求得到臨時的采礦特許權;而勞登則戴著一頂大草帽,以防太陽在他開始謝頂?shù)念^上曬出水泡,穿著紅色的禮服和黑色馬褲,在發(fā)現(xiàn)錫氧化物的現(xiàn)場,監(jiān)督著4個大礦坑的開挖工作。 轉(zhuǎn)年,范丘爾和亨利親王獲得了政府授權書,允許他們在海外開發(fā)荷蘭的錫礦業(yè)。與此同時,合伙企業(yè)對勿里洞島所有礦產(chǎn)的開采特許權被延長了40年。自此,島上的采礦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邦加島政府不允許勞登雇傭該島的勞動力,所以他從新加坡雇了60個中國工人,組建了一家 “公司”(kongsi)[1]即合作社,從香港、廣州、廈門和汕頭招募勞工。這些勞工的第一項任務就是用古老的腳踏水車把雨水從被淹沒的礦坑中排出去。這個仍處于襁褓之中的礦業(yè)項目面臨著很多的困難: 霍亂、傷寒和瘧疾這些熱帶疾病在開礦的最初幾年中每年要奪走三分之一以上工人的性命; 同時,資金緊張,海盜威脅屢屢發(fā)生,管理水平低下,事故頻發(fā)。

必拓深陷債務危機。

年僅48歲的范丘爾男爵于1860年3月17日在海牙(The Hague)去世,這不啻雪上加霜。盡管如此,時隔六個月,即1860年的9月29日,錫礦公司必拓會社(NV Billiton Maatschappij)還是在荷蘭首都的海特?格魯特?凱澤霍夫(Het Groot Keizerhof)飯店舉行了股東大會,會上通過了公司章程,公司就此正式成立。公司接手了采礦特許權,發(fā)行了5000股每股價值1000荷蘭盾的股票;狂熱的投資者中就有亨利親王。隨著新資本的注入,公司很快便在島嶼的東岸發(fā)現(xiàn)豐富的沉積礦床。

“必拓的成立日期一向被認為是1860年,但那只不過是他們在勿里洞島上探明有可開采的錫資源后,為了方便在荷蘭注冊公司而采用的日期?!?殼牌營銷主管、后來在20世紀80年代成為必拓執(zhí)行董事的保羅?埃弗拉德(Paul Everard)說, “到19世紀60年代,必拓就已經(jīng)成為了全球領先的錫礦生產(chǎn)商之一?!?/p>

創(chuàng)業(yè)之初,必拓完完全全是個荷蘭公司,勿里洞則是個隸屬于該公司的島嶼:必拓Mij(Maatschappij的縮寫),或者說是必拓錫業(yè)公司(Billiton Tin Company)——這個名稱在英格蘭為人所熟知——擁有島上的礦產(chǎn)、營房、糧庫以及醫(yī)院。公司只是將礦租給華人公司,預付足夠的錢為每年的采礦提供資金支持,同時向礦工提供食物和醫(yī)療用品。

露天開采出的成千上萬噸的錫礦石以固定價格出售給必拓公司,以償付預付款。在支付勞工的工資之后,華人公司的股東們分配余下的利潤。然后,必拓通過冶煉礦石并在公開市場上出售錫錠的方式盈利。必拓于1863年4月在巴達維亞第一次公開拍賣錫。3年后,倫敦的《泰晤士報》報道:“大量的錫源源不斷地從邦卡島(Banca,原文如此)和比利頓島運抵我國?!?/p>



[1] 這里的“公司”是指近代移居海外的華人建立的以家族關系為基礎的互助性社會經(jīng)濟組織(據(jù)說kongsi一詞來源于“宗祠”或“公祠”), 至今在東南亞等地仍有此名稱, 與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公司不同。 ——譯者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