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必拓(6)

必和必拓:從礦山賭徒到巨無霸 作者:(澳)彼得·湯姆森


“在失去印度尼西亞的礦山時,必拓獲得了不錯的補償。 隨后在20世紀60年代,它開始開展多樣化經營,大量發(fā)展下游企業(yè),特別是在荷蘭?!北A_?埃弗拉德說,“它涉足從金屬衍生出的各種加工制造業(yè),并在北海買下了一些勘探區(qū)塊。但從本質上講,那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因為必拓丟掉了作為一個礦業(yè)公司存在的理由,并最終于60年代末出現(xiàn)了現(xiàn)金流的問題?!?/p>

如果雨果?勞登睿智的兒子約翰?雨果(John Hugo)沒有肩負起家族新的歷史使命,并從父親手中接掌皇家荷蘭殼牌,可能必拓已經垮掉了。在1959年接手集團管理委員會(兩家母公司最高級管理人員構成的委員會)主席一職后,他做出了一系列決策,使得必拓邁入了公司發(fā)展的新階段。[1]

勞登那年54歲,是一位身高六英尺一英寸、寬肩膀、古銅色皮膚、魅力十足的石油業(yè)人士,擁有祖父詹姆斯靈活變通的外交技巧以及父親雨果的技術知識。他可以流利地講五種語言——荷蘭語、英語、西班牙語、法語和德語,并與中東各國統(tǒng)治者以及歐洲的皇室過從甚密。他與妻子——文森特?范丘爾男爵的直系后裔——瑪麗?范丘爾?范塞羅斯克肯(Marie van Tuyll van Serrskerken)住在倫敦格羅夫諾廣場(Grosvenor Square)一套時髦的公寓中。

中東國家政治的變遷使得世界石油市場變得空前的脆弱。作為劉易斯?威克斯的老東家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的董事長,芒羅?“杰克” ?拉思伯恩(Monroe ‘Jack’ Rathbone)沒有和產油國協(xié)商,就于1960年9月將中東石油的每桶標價砍掉14美分——相當于百分之七,這使得 “七姐妹”[2]喪失了對世界石油供給的控制。殼牌和其他幾位“姐妹”被迫根據(jù)她們之間的密約,進行了類似幅度的降價,但對后果惴惴不安。時任殼牌董事長的約翰?勞登警告其合作伙伴:“在這樣一個對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要的行業(yè)里,你不能被市場牽著鼻子走。”

但是,拉思伯恩的背景是煉油, 他是搞下游產業(yè)的,并沒有處理產油國民族主義情緒爆發(fā)事件的經驗。來自委內瑞拉、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和科威特的代表聚集在巴格達。整個巴格達當時由于拉思伯恩的單方面降價行為而處于騷亂狀態(tài)。1953年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策動政變,把將英屬石油產業(yè)國有化的伊朗首相穆罕默德?摩薩臺(Mohammed Mosaddeq)趕下臺。為防止伊拉克發(fā)生類似的事件,坦克和全副武裝的士兵上街巡邏。

五大石油出口國占據(jù)了整個世界原油出口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在會議上,代表們決定設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以求在西方石油公司的貪婪索取下保護自身利益。OPEC旨在實現(xiàn)集體參與議價,并針對干涉成員國內政的行為進行自衛(wèi)。拉思伯恩觸發(fā)了一場革命,對石油公司及其廣大客戶造成了深遠影響。

在這個困難時期,約翰?勞登越是努力確保殼牌在中東地區(qū)獲得足夠石油,就越發(fā)覺公司不能再僅靠石油和天然氣來維持收入。在位于倫敦城圣海倫大街(St Helen Court)的中央辦公樓(殼牌從不用“總部”這一稱呼)昏暗的鑲木辦公室里,他構思了多樣化發(fā)展的新戰(zhàn)略。 除繼續(xù)致力于開發(fā)石油市場以外,他敦促下屬調查研究新的業(yè)務領域,包括化工、礦產、冶金、核能以及煤炭。



[1] 皇家荷蘭殼牌從未有過美國式的首席執(zhí)行官這一職位,其最高管理職位就是管理委員會(CMD)主席。 ——原注

[2] “七姐妹”指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后來的??松?、皇家荷蘭/殼牌集團(后來的皇家荷蘭殼牌)、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 后來的BP),紐約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of New York, 后來的美孚)、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of California, 后來的雪佛龍)、海灣石油公司(Gulf Oil)和德士古公司(后來與雪佛龍合并)?!?/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