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靈魂:深入生命的奧秘(2)

影響你生命的12原型 作者:(美)卡羅爾·S.皮爾遜


 

深入奧秘

借著分析理解或體驗生死愛戀,我們可以深入靈魂的奧秘。因為肉體是靈魂的部分展現(xiàn),靈魂只有借著肉體才能經(jīng)驗到生死循環(huán)的真理,也才能更真切地認識“自己”。當我們放掉生活中的牽絆,讓該升起的自然升起,就自然能體會宇宙中生死相伴的定律,并借著自己的參與也能對生命產(chǎn)生一份敬畏與贊嘆之情。

然而,自我很難體會到靈魂的痛苦?!疤煺嬲摺痹蜁裾J令人痛苦的事物,而只相信他想相信的?!肮聝骸痹蛯⑼纯?、死亡,視為是生命待己不公的象征?!罢疹櫿摺痹秃汀皯?zhàn)士”原型,則各以自己的方式來免除痛苦的折磨;前者以承擔所有的痛苦,來免除他人受苦,后者則想斬盡所有痛苦的根源。

甚至于我們的心靈也很想超越這些痛苦,只享受幸??鞓?。矛盾的是,想要享受幸福的唯一方法,就是接受痛苦。

特殊經(jīng)驗與心神迷失

特殊經(jīng)驗是為了讓我們有一個不同的態(tài)度來聽、來看、來思考舊有的經(jīng)驗。大多數(shù)的人并不是有意地選擇這些特殊體驗,它只是自然而然地發(fā)生,并給人極大的震撼。

圣經(jīng)中記述,保羅在往大馬士革的路上突然瞎眼,才大徹大悟;約伯在夢中見到他所站之地有一道天梯直達天庭,才憬悟到神的真面目。事實上,我們現(xiàn)在就站在神圣之地上,但一直要到我們不以平常的眼光來看待它后,我們才能了解。

我們也會因突如其來的打擊而心神迷亂、不知所從。你也許會遭遇過這些不尋常的經(jīng)驗,如特殊預(yù)警、靈魂出竅或夢中見到神祇等。

我們也可能因為精神疾病、身體衰弱或是使用藥物、而有這些經(jīng)驗。有些人則是因為無法承受打擊、逃避現(xiàn)實,有些人則是因為與真正的自我分離,而有這些經(jīng)驗。

現(xiàn)代忙碌的生活,也會讓我們的心靈迷失方向。然而,心神迷失并不等于有特殊經(jīng)驗。靈魂的特殊體驗只在當我們已將原有的丟棄的差不多,并開始尋找更深一層的意義時,才會產(chǎn)生。探索特殊經(jīng)驗的初期,不要假裝生命此刻俱在掌握中,而是隨著困惑的心情和無力感,更深入內(nèi)心深處了解自己該了解的是什么?自己不了解的又是什么?

這時,理智會想以理性的方式了解我們到底要什么,這一點兒都不為過,也沒有錯。但是這種方法——使用理智——是“自我”的方法,一點也不適用于“靈魂”的層次。

如果你對某一精神層次的特殊體驗不很確定,而感到坐立難安,你可以這樣安慰自己的心靈:

“這就好像是一個啟示,我知道我無法理解,我知道我無法掌握并控制它,我只能以我‘自我’的務(wù)實面好好地活著,照顧孩子、準時上下班、與朋友周旋等。我所知的是,我的靈魂為莫名的理由翻動,目前我能做的只是等待,等待那一刻的來到。”

而那一刻也總會來到的,有時它是一道頓悟,從內(nèi)心深處突然“啊!”的一聲,就頓悟了。有時,它是由一位朋友、一本書、一個字、或一位談話者“恰巧”說中了我們要知道的話。有時它會借著自然界或某種象征來啟示我們,當我們一看到,就了悟了。

“靈魂”理解的方式是右腦的、象征的、矛盾的、敘述式的,與左腦的自我理解方式極為不同。自我的方式是邏輯的、二元對立的、辯論的。靈魂的頓悟并不是由辛苦努力得到的,而是因一個人全心全靈的渴求尋找而得。深刻體驗自己內(nèi)在的混亂、無力和挫折,能幫助我們得到頓悟。我們無法控制它的發(fā)生,但是如果幸運的話,我們可以得到潛沉于混亂之下的深層智慧。

原始宗教和煉金術(shù)

現(xiàn)代社會不太鼓勵我們談?wù)撚嘘P(guān)精神靈魂的經(jīng)驗,雖然榮格的“分析心理學”是種探討靈魂精神的現(xiàn)代心理學派,但大多數(shù)的人只找心理治療師來幫助探討自我,以求更適應(yīng)生存的環(huán)境而已,古代卻非如此。這里,我們要描述兩種古代的方式。心靈真理的來源——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崇拜而且信仰“生殖力量”。他們歌頌性愛、生育和死亡,并且認為自然的節(jié)奏與精神生命是并行不悖的。也就是說,個人的生命、自然的運作和精神靈魂的存在,都被視為全體中的一部分。

某些文化借著歌頌四季的遞嬗來表達他們的信仰,有些文化借歌頌月亮的盈虧來表達,這些象征都與生育、繁殖、死亡有關(guān)。而且最初的神祇都是女神,以后才有男神出現(xiàn)。在這些遠古的神話故事中,死亡或祭獻之后所帶來的是新生或復(fù)活,它有如冬盡春來,或像耶穌的死而復(fù)活。這生與死的模式不僅與季節(jié)變更類似,更與靈魂的更新相似,好比“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

此后的父性陽剛宗教,如基督教,只專注在死亡和復(fù)活,而忽略“繁衍”(sex)的重要性。原始宗教不但崇奉死亡復(fù)活的能力,更崇奉能帶來生命的“性”。因此,它們以極其明顯的方式來贊揚男性和女性的“生殖能力”,但這種尊崇現(xiàn)今已然消失。事實上,現(xiàn)今對這種借由“性”,達到神秘經(jīng)驗的靈修方法,已被視為是異端邪說,特別是在“童貞生子”的基督教昌盛之時。在古代,對熱情性欲的尊崇,一如對生命更新的重視,如印度教中的濕婆(Shiva)和夏克提(Shakti),這些古老的宗教認為生命的創(chuàng)造源于性。而哈?。℉arding)也說,上帝(耶穌)為“童貞女”所生,并非源于清教徒式的想法,正確地說,其實當時所謂“童貞女”的意思是指一個“擁有自己”的女人,也就是說一個“童貞女”可以擁有性、生育孩子,但不一定要是某人的太太或所屬。

這種對生命奧秘、死亡、情欲、重生的尊重,不但在原始宗教中可以看到,更可以在世界各地未開化的民族身上看到。它也反映出靈魂精神的四種原型:“追尋者”、“破壞者”、“愛人者”和“創(chuàng)造者”的特質(zh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