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是一種打擊樂器,直徑不足一尺,木制八角形鼓框,單面蒙蟒皮。據(jù)說八角鼓來頭很大,八角暗示八旗。其雙穗,代表左右兩翼,或“谷秀雙穗”。周圍有二十面小銅镲,表示二十四固山(二十四旗的滿語)。鼓只是一面有皮,意指內、外蒙古,鼓無柄把,意思是永罷干戈。
這種說法由來已久,直到今天,八角鼓票友們一提到此還是津津樂道。把每個零部件都賦與神圣的意義,可見這種樂器,應是滿族人首創(chuàng)。
八角鼓又是一大類演唱藝術的總稱,它最基本的音樂形式是岔曲。岔曲的來源在文獻上的記載,很有一些,都是民國時期的,時代已經(jīng)相當晚了,最常見的說法是:乾隆年間,阿桂大軍征伐大小金川,軍中有位叫寶恒,字筱槎的,把當時京師盛行要“高腔”中的脆白演變成一種歌曲,因此岔曲最初叫“脆唱”,后來因創(chuàng)始人是寶筱槎,將其名字訛為“小岔”,稱為“岔曲”,這種曲調在軍中廣為傳唱?;爻笄〉勖似熳拥芤源饲徽{排練演唱勝利凱歌,用八角鼓擊節(jié)伴奏,遂盛行于京中,風靡一時。
這是比較典型的中國式思維方式,一如文字決定于倉頡而醫(yī)藥決定于神農(nóng)。早期的岔曲,如乾隆六十年(1795)的俗曲總集《霓裳續(xù)譜》中的岔曲,在筆法上繼承明代民歌的痕跡非常重,并且多為秦樓楚館調情之作,絲毫也看不出“馬上曲”或“凱歌”的味道。而這些岔曲的曲調體制或者說格律與現(xiàn)傳岔曲并不相同,這說明岔曲不是成于一時的。
岔曲和子弟書一樣,都是八旗子弟創(chuàng)作的,但岔曲一般都沒有幾句,以抒情為主,更方便創(chuàng)作演唱。它中間一段間奏稱為“過板”,過板前的部分叫“曲頭”,后的部分叫“曲尾”,基本格式就是這些。簡單得無以復加,所以創(chuàng)作量極豐富,現(xiàn)存的岔曲就有一千幾百首,而像:
怕的是梧桐葉降,怕的是秋景凄涼。怕的是黃花滿地桂花香,怕的是碧天云外雁成行。怕的是檐前鐵馬叮當響,怕的是凄涼人對秋殘景況,怕的是鳳只鸞孤月照滿廊。
這樣的作品所在皆是。而像:
新年到來,諸事安排。家家貼著門神對子芝麻稭,爆仗紙兒放的滿地白。新年新衣添新氣,又只見滿街上鬧鬧烘烘拉拉扯扯把年來拜。發(fā)萬金吧太爺,不敢太爺,好說太爺,豈敢太爺,太爺新春大喜就大發(fā)財。
這種更讓人看到康乾盛世的遺風,雖然文字上樸實,但氣韻和歷史感更強的佳作也不少。
岔曲也同樣是用三弦伴奏。自彈自唱或者請人伴奏皆可,不過到了清代后期,好像喜歡練習三弦的人少了,請別人伴奏的情況越來越多。
旗籍子弟對這種形式幾乎是進行了不遺余力地支持與推廣,連王公大臣、皇帝太后都有對此樂而不疲者。岔曲比子弟書短小活潑,純用北京話,甚至比京劇更容易流行。于是,整個清朝中后期,北京的八旗子弟幾乎沒人不會唱兩口岔曲的;自稱“子弟票友”,把去“票房”當上班一樣的正事干的大有人在。
請注意,這個“票房”可不是指電影或演出賣票的地方或收得的票款,它是“票友玩樂排演之所”,票友在這里演唱交友,甚至排演外出免費演出的節(jié)目。而“票友”是唱八角鼓的人的專門稱謂。資料顯示,最少在晚清時期,北京八角鼓票房林立,有很多都是王公府第組織的,可見八角鼓票房這種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的“卡拉OK聚會”,在當時是多么的時興和火爆。
于是,八角鼓這個詞又有了一個含義更為廣大的定義:一場說、唱、變、練都有的晚會演出。包括了岔曲、戲法、鼓曲、群唱以及后來的相聲等很多形式。用于這個意義的時候,“八角鼓”也叫“全堂八角鼓”。據(jù)說,子弟書也曾是“全堂八角鼓”的演出形式之一,不過這種說法缺乏史料的佐證。
當時北京城里有一大批極其樂于進行這種完全免費演出的人——這種演出在他們的嘴里,叫做“走局”,在一般北京人的心中,家里辦喜壽事,如果能請到一臺好的“全堂八角鼓”是非常合適且有面子的。按現(xiàn)在的情況,等于是你在結婚的時候,找一大群愛好文藝的朋友來演出,平時西服革履,只在練歌房K歌的同事們都鄭重其事地上臺一顯身手,而且明顯水平很高。他們不但一分錢都不要,甚至連你的茶水都不喝,以示清高。
不過這種情況最多持續(xù)了一百年的時間,到晚清和民國時期,民生凋敝,而且八旗子弟失去了每月固定的錢糧,家道中落的多了起來,有的人去走局時偷偷要錢,更多的人已經(jīng)失去了每天唱卡拉OK的樂趣,只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為生計奔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