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我們現(xiàn)在來回顧這段歷程,并將印度與亞洲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相比時,就會發(fā)現(xiàn)尼赫魯?shù)慕洕邔τ《炔o多大貢獻。1950年,韓國剛從與朝鮮的戰(zhàn)爭中掙脫出來,人均生活水平和印度類似(按2005年價格標準計算,人均年收入大約為50美元)???0年后,韓國的人均收入超過了1萬美元,是印度的10倍以上。類似的對比還可以在印度與東南亞其他許多國家間找到。中國在1949年時與印度的人均年收入水平相當,盡管在此后的頭30年還不停地繼續(xù)革命,但現(xiàn)在其人均收入也已是印度的兩倍。
為什么尼赫魯?shù)慕洕邥??這個問題的答案同樣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今天的印度經濟會以這種奇怪的不平衡的方式發(fā)展。獨立之初,印度是一個農村占主導地位、農業(yè)為主的貧窮國家。9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靠著微薄的農業(yè)收入勉強度日,絕大多數(shù)人在貧困線上艱難掙扎。1951年,當印度進行獨立以來的首次人口普查時,這個國家的識字率僅為16%,意味著在它的3。2億人口中,只有1/7的人會寫自己的名字。而人均壽命僅為32歲,這個觸目驚心卻可靠的數(shù)字形象地勾勒出了當時農村居民極其低劣的生活質量。那時最普遍的描寫瘦弱的農民的語言是:瘦得皮包骨頭的人們,由于長年累月的體力勞動把腰彎得像弓一樣的苦力,患蛋白質缺乏癥而肚子鼓脹的孩子們。
印度迫切需要一系列農村土地改革,大幅提高其糧食產量,養(yǎng)活自己的人民,同時為未來經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平臺。然而,它卻建起了大批鋼鐵廠、煉鋁廠,這些企業(yè)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嚴重虧損,而且吞噬了印度珍貴的外匯儲備。印度農民迫切需要本地的灌溉工程,來幫助他們戰(zhàn)勝反復無常的季風,而尼赫魯卻致力于修建大壩,其中許多現(xiàn)在已經不能使用,而有些壓根兒就沒有建成。印度的廣大民眾需要學習讀書寫字,得到抗生素和治療瘧疾的藥物,沒有這些印度就不可能脫離貧困,而尼赫魯?shù)淖h會政府卻將大量資源投向為中產階級設立的大學,以及建設城市中新的公共醫(yī)療機構。
尼赫魯認為,將有限的財政資源投入到大型工程中,能使印度經過一代人的努力就步入工業(yè)強國之列。那些事后聰明的人將他的這種信條簡單地解釋為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不過在當時就有人提出質疑,認為在一個84%的人口都是文盲的國家,高等教育得到的預算撥款為什么和初等教育的一樣多①。也有一小部分批評家指出,新德里花在農業(yè)上的錢在1952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只占1/3,這是否太少?在1957年開始的第二個五年計劃中,農業(yè)經費更是降到不足預算的1/5,而當時的印度有4/5的人口依靠農業(yè)生存。②但是這些聲音都淹沒在烏托邦式的“公正”中。印度政界的精英人物對國家未來的夢想,與今天絕大多數(shù)印度人的需要顯然南轅北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