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經濟基本面:生在中國,你了解中國嗎?(27)

中國大趨勢4:中國經濟未來十年 作者:高連奎


■ 國有銀行體制是能夠實行反周期放貸的原因

首先,經濟危機后,人們都奉行“現(xiàn)金為王”,這時候人們往往將自己的儲蓄變?yōu)楝F(xiàn)金,這也是每次經濟危機時都會發(fā)生民眾瘋狂擠兌現(xiàn)金、銀行倒閉情況的原因。中國實行的是國有銀行制度,銀行以國家信用做擔保,民眾不用擔心銀行發(fā)生倒閉,因此也就不會發(fā)生擠兌現(xiàn)象,這樣銀行就可以放心放貸。

其次,在經濟危機時,企業(yè)的盈利狀況不確定,銀行一般都惜貸,因此越是經濟危機時,企業(yè)貸款越困難;但中國是國有銀行,接受國家的宏觀調控,可以在經濟危機時加大信貸投放量,這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私有銀行制度所不能做到的,也就是在資本主義國家不能做到反周期的經濟調節(jié)。因此中國在經濟危機時,不但沒有發(fā)生信貸緊縮或信貸凍結,反而加大了信貸投放量,這是國家一直堅持國有銀行制度的原因,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yōu)勢。

■ 中國的高儲蓄率讓信貸投放成為“有源之水”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槍炮就沒法打仗”,這些道理并不過時。干什么都需要錢,錢從哪里來?肯定是銀行儲蓄。一個經濟體如果沒有了任何的儲蓄,那它就失去了任何抵御經濟危險的能力;只有銀行有了儲蓄,國家才可以實施反周期的經濟刺激措施。

■ 放寬存貸比限制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為銀行放貸開閘

存貸比即銀行“貸款總額/存款總額”,是衡量銀行放貸程度的一個關鍵指標。一般情況下,四大國有銀行中的工行、建行的存貸比都維持在50%多。去年底中行的存貸比達到了72%,接近75%的監(jiān)管紅線。比中行72%存貸比更刺眼的數(shù)據(jù)是,多家股份制銀行的存貸比接近甚至已經超過75%,其中深發(fā)展85%、中信銀行83.1%、華夏銀行76%。2009年全國一季度增量存貸比已達到81.2%的水平,僅低于1997年的99.7%和1993年的107.5%。

不僅各大銀行充分放貸,中國中央銀行也多次調低存款準備金率來支持銀行放貸,從2008年9月份到2008年12月份共四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

一個國家,儲蓄率的高低是衡量這個國家抵御經濟風險能力的主要標志。如果說高儲蓄率是保證經濟高速增長的前提條件,那么合理的存貸比控制則是保證國家可以成功應對經濟危機的條件。

■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帶給中國的經驗與啟示

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讓人們清楚了一個道理:一個國家必須擁有足夠多的外匯才可以抵御金融風險。亞洲金融危機并不是什么智慧的較量,而純粹是一場硬碰硬的戰(zhàn)爭,比拼的是誰能動用的資金更多,考驗的是國家的外匯儲備數(shù)量。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貿易長期赤字,外匯儲備不足,甚至趕不上索羅斯所能調集到的資金量,因此他們并沒有成功擊退金融攻擊者。中國利用自己的外匯拯救了香港。有人評論索羅斯攻擊東南亞,實際上是想教訓一下中國,然而他不但沒有教訓到中國,反而讓中央政府贏得了巨大的威信,倒是幫了中國一個大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