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化
別飲用不潔的水,以免承擔不必要的風險,否則一旦攝取了受到污染的水,那么從疾病中所失去的水分,就一定會超過所獲得的水分。如果對水質有疑慮,就至少煮開五分鐘。
食物
在沒有食物的狀況下,我們仍有可能存活三個禮拜,只是幾天沒進食的話,無論身體抑或心理狀態(tài),都會迅速惡化。為了保持健康,就必須找到一種均衡的飲食方式,凡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質等,都要均衡地攝取。如果只吃兔子或魚的話,可能會要你的老命,因為這無異于過度倚賴蛋白質,而缺乏足夠的脂肪來支撐你繼續(xù)挺下去。我們的身體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的混合物,正如同需要蛋白質一樣。
若能了解營養(yǎng)的基本要素,以及為何這些元素全都如此重要的話,一定會有助于你在找尋食物時,掌握到最適合的優(yōu)先次序。
蛋白質
這是構成我們人體最重要的“建材”之一,像我們的肌肉、皮膚和骨骼等,全都需要它才能夠成長,至于最常見的來源則有肉、蛋、魚、蒲公英、堅果、駱駝奶、羊奶或牛奶及動物的血等。
碳水化合物
這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人體可以立刻對其加以處理,產生許多的熱量,并儲存在肝臟中,但是,它們也會很快枯竭。碳水化合物的常見來源有香蒲、堅果類和水果。
脂肪
它是很好的能量儲藏形式,但卻難于分解,一般常見的來源有骨髓、肝臟、魚腹、動物的肥肉及駱駝、羊或牛的奶。
礦物質
人體缺鐵便意味著無法產生充足的熱量,一般常見的礦物質來源包括了動物的血、魚、蒲公英和蕁麻等。
維生素
這是人體新陳代謝作用的必需品,如果所攝取的維生素數量太少,就會產生壞血病,以及不計其數的其他過敏癥狀。一般常見的維生素來源有松樹和云杉的針葉、蕁麻、許多種樹皮的底層、魚、絕大多數的可食植物和漿果。
纖維
這是幫助我們的腸子分解食物的必要成分,一旦攝取太少,則可能導致腸胃過敏等癥狀,一般常見的來源有草和松樹的針葉。
求生用的草木
在日常生活中,植物堪稱我們最重要的食物及營養(yǎng)來源之一,一旦陷入了求生的掙扎中,它們的重要性就更明顯。今天人類所栽種的一切農作物過去都曾生長在荒野之中,其中包括諸如稻米和蔬菜之類的食物,一直到水果、堅果類、藥草類植物和香料,而且至今仍有許多植物如此。至于人類所飲用的大部分東西,包括從酒、茶到咖啡和軟性飲料等,也是源自于植物。
盡管蠻荒地帶的植物往往是我們所無法立刻辨識出來的,但其中仍不乏一些可食用且富含營養(yǎng)的。不過,各個國家或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地形不同,植物也各異,由于篇幅有限,我在這兒只好有所選擇和割舍。如以英國為例,在林地和灌木籬墻中,便充滿了種類各異的水果、漿果植物和堅果類植物,這些都可以無限期地讓我們僥幸躲過饑餓。
所以在這篇扼要的概述中,我會把焦點放在過去曾親自使用過的一些植物上,它們不是效用卓著,就是曾在全球各地被我找到過。此外,里面也包含了其他一些較罕見的例子,它們都是沙漠或0℃以下的極地中的特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