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孩子的集中力消滅法、集中力挽救法(15)

集中力決定孩子的人生 作者:(韓)李明京


父母的忍耐力愈強,孩子的集中力就愈高

如果孩子在自己能夠做好的事情面前表現(xiàn)得馬馬虎虎或心不在焉,因此導致不斷失誤的話,這一定和集中力有關。這種情況下,要培養(yǎng)孩子做完題目后要再檢查一遍的習慣。不要讓他們做完題目就想合上書本跑出去玩,而是坐下來認真檢查有沒有失誤、有沒有遺漏的地方,確定萬無一失之后再合上書本。

但如果孩子在反復做對他的能力來講太過簡單的事情時接連失誤的話,就有可能不是因為集中力低造成的。雖然孩子已經(jīng)通過很多次練習充分掌握了這些方法,但在這種情況下集中力會有所下降,是因為他們再也提不起好奇心而失去了成就感。這種情況下,愈是重復練習就愈容易產(chǎn)生失誤。

當孩子在重復的內容上一直失誤時,父母要確定這是因為他們沒學會,還是明明會卻做不好。如果是因為沒有掌握好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才出錯的話,當然要再為他們講解一遍,這時候需要反復學習。但是,如果已經(jīng)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原理,僅僅是在重復演算的過程,那么這并不是一件好事。

現(xiàn)在市面上有很多讓學生反復練習同一類型題目的參考書。但是,這一類參考書對培養(yǎng)孩子的集中力幫助并不大。對智商高的孩子來講,反而會有害處。

學習數(shù)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思考的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如果是單純地計算數(shù)學題,那么計算機會比人腦更快、更準確地完成任務。如果不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耐力為目的,大可不必讓他們反復解答題目。在反復解答同一種題目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感到數(shù)學是冗長而無聊的科目,因此漸漸對數(shù)學失去興趣。

托馬斯·愛迪生或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等著名的科學家也不喜歡單純的數(shù)學運算,而且也不擅長運算。比起讓孩子在數(shù)學考試中得滿分,培養(yǎng)他們的數(shù)學思考能力會顯得有意義得多。如果出現(xiàn)被稱為愛因斯坦之后最優(yōu)秀的物理學家的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因為找出了美國挑戰(zhàn)者號的爆炸原因,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費曼的父親只是一位普通的公司職員,但由于十分熱愛科學,因此在費曼出生之前,父親就希望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名科學家。但是,費曼的父親從來沒有跟兒子說過希望讓他當科學家的愿望,而是每周末都帶著小費曼出去散步,在自然環(huán)境的熏陶中刺激孩子的思考能力。

“那種鳥叫樹鶯。不過,我們知道它的名字,并不等于了解了它的一切。知道了鳥的名字,也只是知道怎樣稱呼它而已。”

“先看看這一片樹林,我們所看見的其實不到全部的一半。如果所有的東西都只會不停地成長的話,樹林只有愈來愈大。但是,這片樹林卻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平衡狀態(tài),這是因為這樹林中的樹木有一部分正在成長,也有一部分卻正在消失?!?/p>

父親一面說一面踢開旁邊的爛樹根,讓小費曼仔細觀察里面的蟲子和細菌分解樹根的過程。通過這樣的觀察,費曼漸漸對事物的原理和演變過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最后終于成長為一位優(yōu)秀的科學家。

在和學生家長談話的時候,我常常舉這樣的例子來告訴他們,不要把多做一兩道數(shù)學題當做不得了的大事。這時很多家長會說,如果考試考不好,老師就會認為孩子很笨,跟著同學們也會瞧不起他,所以只有想辦法讓孩子多學幾道習題,才能讓孩子抬起頭去上學。

的確有一些老師會不喜歡或是瞧不起不太會讀書的學生。但是,并不是所有老師都是這樣子。現(xiàn)在,會把做錯一兩道計算題的孩子當做問題學生的老師并不多。退一步來講,就算碰巧遇到了這種老師,父母也應該向校方和老師傳達自己的教育理念來說服他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