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師生情
據(jù)“桐中校友辦”資料:1959 年春天,浙江省桐廬地區(qū),有一個因家庭經(jīng)濟困難而輟學的農(nóng)村少年王宣宇,在休學一年后又準備復學。就在這時,他碰到了一個難題!
1958 年輟學時,他的口糧已被列入農(nóng)村,不能吃供應糧,而是吃農(nóng)村口糧;現(xiàn)在要復學,不能馬上給供應糧。因為只能按當?shù)剞r(nóng)村的口糧標準給他,即每人每天6 兩大米(1 斤= 16 兩),折合新制只有3.75 兩,這點口糧在家里的時候,必須加上野菜、糠、麥麩等,還不能吃干飯,只能喝那稀得能當鏡子照的稀飯。他當時正當青年階段,這點口糧怎么夠呢?
他決心復學,也不考慮口糧多少,他想苦也只有幾個月,9 月1 日開學后就可以領(lǐng)取學生的供應糧票了吧。于是他就挑了自己僅有的口糧幾十斤米來到桐廬中學,進了當時的60 屆高中班復學。
到校后,他把帶來的口糧換成了飯票,就計劃著如何克服難關(guān),每天數(shù)著飯票安排,盡量吃稀不吃干,不能超支。他每天只有在6 兩米里頭計劃著吃、省著吃。食堂中午沒有供應稀飯,他就早上多打點稀飯留著一點,中午餓一點湊湊;有時多買一點便宜的青菜、蘿卜之類的菜摻在稀飯里吃。
這樣的日子沒有過多久,很快被老師知道了。班主任王老師開了班會,介紹他的情況,同學們聽了后紛紛解囊相助,這人拿出2 斤、那人拿出3 斤糧票或飯票。這場面使他激動得流下眼淚。他記得有一個男同學,身體比他高,年齡比他大,是班上的籃球隊員,飯量也很大,聽了他的情況后,也省吃儉用,支援了他幾斤糧票。這是多么深厚的友情??!
如今王宣宇已退休,現(xiàn)在他的生活很好。但卻念念不忘那6 兩大米吃一天的事情,回憶往事,既辛酸又溫暖。寫到6 兩大米一天時,禁不住一邊寫、一邊涌出眼淚來。